收藏首頁|

 

 

中國經濟走勢引來國際市場積極反應

2012年01月19日09:20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  綜合本報記者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11年中國經濟統計數據,國際輿論對此格外關注。雖然有聲音渲染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但總體來看反應還是積極的。
 
振奮國際市場
 
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受中國2011年第四季度經濟增幅好於預期的影響,亞洲原油價格17日大幅上漲,原油期貨價格躍至每桶100美元以上,給全球能源市場帶來光明前景。韓國佳施加德士能源有限公司分析師表示,歐洲問題令原油價格存在下行風險,中國經濟增速強勁幫助減緩了這一風險,而且中國是地區制造商的一個出口目的地國,因此中國經濟增速對於亞洲原油需求來說非常重要。
 
澳聯社報道說,澳元與美元的比價18日創11周以來的新高,兌英鎊更為堅挺,升至27年來的最高點。澳元如此堅挺主要靠中國強勁經濟增長率的支撐。澳聯社援引資深外匯交易商弗朗西斯科·索拉爾評述,中國經濟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有利於澳大利亞經濟穩定發展。
 
南非《商業日報》18日報道說,中國經濟實際增長速度比預期要快,這讓投資者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現“軟著陸”增加了信心。中國經濟出人意料的增長數據提振了約翰內斯堡股票市場的信心,金屬股指更創近來新高。其中銅礦行業深受中國需求影響,股票指數在18日上漲2%,達到3個月來的最高點。
 
“懷疑論”無事實依據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之前曾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稱,中國經濟與美國金融危機前的情況非常相似,中國經濟會走衰,“成為新的危機發源地”。他的理由是,中國消費支出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5%,投資支出佔GDP的50%,且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不斷擴大、即將破滅的房地產泡沫構成的,此外是信貸過度膨脹。克魯格曼對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取得的成就長期持否定和懷疑態度,但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使他的言論在包括亞洲國家在內的一定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17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數據來看,中國2011年的經濟增速確實呈現放緩的趨勢,但放緩速度慢於市場預期,正在朝“軟著陸”的方向運行。12月工業產出和零售銷售分別好於市場預期,這顯示出中國經濟內生動力正在增強。2011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增加到47萬億人民幣,再次鞏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他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在2012年仍有放緩的可能性,但不會出現大幅度減速,仍會維持在8%—9%之間。經濟增速適當放緩未必值得憂慮,中國恰好可以借此加快結構性調整,促進生產業的內部調整。外媒輿論的“唱衰”論調更多來自於它們已經“習慣了”中國經濟長期以來的高速發展。
 
高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金磚國家”一詞的提出者吉米·奧尼爾17日表示,8.9%的增長率對於那些預測中國瀕臨“硬著陸”的分析師是一記耳光。中國未來10年的經濟增長率若如他所預期地達到7.5%,以美元匯率計算,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歐美總和。“這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洪平凡說,預言中國經濟崩潰或唱衰中國的分析家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業會出現美國式的危機,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債務會發生諸如希臘等歐洲國家的問題,加上中國的人口老化等問題,中國將重走日本的老路,發生20年的所謂“無增長”,“但我認為,這些結論都是非常牽強附會的,中國現在不存在發生經濟危機的風險。”
 
相信中國經濟持續增長
 
彭博社報道指出,中國經濟減速一方面是因為出口需求的下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內對物價和房價上漲的控制舉措使得中國經濟持續降溫。本次公布的經濟數據將進一步促使中國政府將經濟政策的基調調向“穩增長”。
 
空中客車(空客)中國公司總裁博龍對本報記者表示,2011年中國航空運輸業仍然保持著很強勁的增長勢頭,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依然保持著很高的增長速度。“我們對於中國對空客飛機的需求保持樂觀。2011年,空客交付中國各航空公司的飛機數量佔空客當年全球交付飛機總量的21%。我們預計,2012年,中國航空客運增長率將至少達到10%,中國各航空公司將繼續拓展其國際航線網絡,提高其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對本報記者說,“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流動性的逐步寬鬆,將有利於保証經濟增速的回穩”。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行長林毅夫18日在世界銀行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公共負債佔GDP的比重在45%左右,在世界各國中算低的﹔盡管世界經濟下滑將對中國經濟產生一定影響,但中國未來的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福利改善項目很多,中國政府擁有足夠的財政空間和產業升級空間,因此完全有可能在今明兩年保持高速穩定發展。
 
(本報記者吳雲、李景衛、吳成良、韓碩、裴廣江、邢雪)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