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留學的“法式”幸運

2012年01月20日08:55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法蘭西學院正門雕塑
 
1月3日,巴黎下著霧蒙蒙的小雨。我坐在拉丁區的一間咖啡館裡。和絕大多數法國人一樣,並不著急從新年長假中緩過神兒來。法國是個出了名的認為休假是天賦人權的國家:工作永遠是第二位,放假才是第一位。英國人史蒂芬·克拉克在近幾年出版的一系列解讀法國文化的書裡,常調侃法國人有各種美妙的借口和巧立名目的假日來逃避工作。克拉克的戲謔雖夸張,但會讓所有在法國生活過的人會心一笑。
 
正是在這似乎被整座城市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清閑的日子下,那天下午當我看到著名的法蘭西學院門口行人絡繹不絕,不同年齡段的巴黎市民冒雨趕去聽公開講座,我才異常驚訝。
 
法蘭西學院是一個以將最前沿的科學、人文研究成果與普通公眾分享的獨特高等研究中心。它有點像各國的國家科學院,科目遍及各個領域,其內每一位教授都有一個精良的輔助研究團隊,其教學、管理等任務極其微小。可以想象,對於任何人,能入選成為法蘭西學院的教授不僅意味著極高的榮譽,而且在其學術拓展上也獲得了硬件和軟件的最完美保証。入選隻有一個硬標准:即必須是其領域內最為前沿最有活力的學術人。
 
但與大多數國家科學院不同的一點是,這裡的每個教授都有義務舉辦面對普通市民的公開講座,且其內容必須新銳。類似的面對大眾的講座大概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國內的《百家講壇》等節目,不過法蘭西學院的深入淺出可遠遠超過了電視娛教節目。這裡的公開講座大部分內容都可被學術界引用,甚至成為學術經典,比如米歇爾·福柯從1971年到1984年的講稿集。再比如1月3日的這個講座,從題目就能看出其學術性:《現代性和反現代性的波德萊爾》。這些公眾講座的目的並非簡單的答疑解惑或傳遞信息,而是為了引起公眾對學術前沿的興趣,扶植民眾對探索的興趣。正如其宗旨所述:“向其聽眾傳播自由研究這一理念,而不是講授已經獲得的真理”。
 
在來巴黎之前,我對這個傳奇的法蘭西學院的公開講座有著各種想象,總覺得這裡是巴黎年輕才俊和學術人聚集的地方,如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名聲在外的晚間公開講座一樣,雖然公開,但來者多半還是學生。尤其是曾經登上過法蘭西學院的講壇的,僅社會學,就有馬賽爾·莫斯、皮耶·布迪厄這些名傳遐邇的大師。可以想象,當我看到當節日氣氛尚未消散的雨天,除了年輕人以外,興致勃勃地趕來聽這個關於詩人波德萊爾講座的還有很多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甚至是需要攙扶的耄耋老人時,我不由得對法國人這種求知若渴的傳統生出無盡的欽佩。
 
法國即便在西方人眼裡,也是出名的難融入的國家。我想每一個在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要學有所成都會付出額外的辛苦。從這個角度講,法國大概並非留學的首選之地。但在那個雨天,我忽然覺得能在有如此公眾好學的文化傳統中學習或工作,也未嘗不是一種幸運。(張悅悅文/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1月20日   第 08 版)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