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中國文化巧借移動平台出海

2012年02月01日09:20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iPad客戶端。

  《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大型電子屏上播出。
  新華社發

  在北京的英國小伙“大米”(英文名Jamie)在查閱自己注冊的中文微博。
  新華社記者 鄭煥鬆攝

  龍年春節,北京懷柔田仙峪村,胡錦濤與村民們一起燃放鞭炮,祝願新春快樂﹔甘肅慶陽十八裡村,溫家寶和村民共進午餐,起身為大家盛餃子﹔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納斯達克電子顯示屏上循環顯示著中國五星紅旗﹔緬甸仰光,唐人街舉行舞獅比賽……

  每天,當人們捧讀《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時候,同樣內容已經登上移動互聯網終端,傳向世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信息、中國網絡電視台的節目等內容,在蘋果、安卓等應用商店中也可以及時看到。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作為提供應用程序源頭的應用商店,已成為中國文化部門向全球受眾講述中國故事、表達中國聲音、傳遞中國元素的新通道、新天地。

  “中國面孔”正在增多

  “春運季,遷徙季,一切為了回家團圓。1月8日至2月16日,2012年春運季。國家發改委預估,客流總量將達到31.58億人次。這個數字相當於在40天內幫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的總人口搬一次家……” 

  這段話,出自新近在蘋果應用商店亮相的《中國文摘》(iDigest)。現在,全球的蘋果iPad用戶都可在這裡下載由中國外文局投入研發的這個中英文雙版的“每周一款深度中國”文摘。

  2011年上半年,由國新辦推出的“中國國新辦”應用程序就已在蘋果移動應用商店上線,提供中英文雙語的政府白皮書電子書、新聞發布會視頻等內容。

  此外,《中國全史》、《宋詞三百首》、《紅樓夢》、《西游記》等書籍,以及來自中國的工具類、游戲類等產品也已打開了這扇面對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傳播的大門——如今,各類應用商店中有著“中國”印記的產品數量正逐步上升。

  相關專家指出,移動智能終端的用戶具有易於接受新鮮事物、快速求變等特點,怎樣搶奪他們的眼球和注意力,是對外傳播中國聲音、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課題。

  “中國創造”潛力很大

  文化產品的背后,是開發者團隊。

  如今,絕大部分應用商店裡的中國產品,是由中國本土團隊開發設計的。他們以其創新活力和開拓精神,成為展現中國形象的另一張面孔。

  在桌面互聯網時代,中國多數情況下處於跟隨狀態,跟在外國同行后面跑。而移動互聯網的獨特產業路徑,使中國開發者第一次有了面對全球用戶的機會。

  在各類排行榜上,不少由中國人開發的產品,如網易閱讀、office辦公助手、《二戰風雲》等,排名都相當不錯。據介紹,在蘋果iOS系統的應用開發中,中國開發者貢獻的應用總量及收入約佔總體的6%-8%。

  在美國知名媒體《PCWorld》去年底“2011年度最佳免費iOS應用程序”的評選中,獲得第一名的是中國團隊開發的海豚瀏覽器。到2011年6月,他們已在北美市場擁有千萬用戶,並推出了包括中、英、俄、法、德、日、韓、阿拉伯等20種語言版本,還在美國設置了分支機構。

  據不完全估算,現在,目前國內移動應用開發隊伍已有50萬-80萬人。“無論是提交的產品量,還是收入規模,中國開發者在全球的佔比都有希望達到15%-20%。”觸控科技CEO陳昊芝如是預測。

  “中國元素”最為寶貴

  當然,前景美好,並不意味著觸手可得。

  正如在應用商店中,上線只是第一步,要想在幾十萬的應用程序中脫穎而出,要想被更多的用戶關注和下載,發出更響亮的聲音,還需要持續的努力。

  “應用商店只是傳播渠道,關鍵在於提供什麼樣的內容。”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楊伯漵表示。

  對中國的開發者而言,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現代技術變革相融合,如何把握全球各地用戶的不同需求,如何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洗去桌面互聯網時代“山寨”烙印,如何提高中國本土移動應用商店的全球影響力……要做的還很多。

  在一些文化產品的創意和設計中,中國元素則成為重要因素。網易CEO丁磊曾將中國文化和中國元素稱為中國網游之所以能夠和很多技術、藝術水平更高的國外網游一較高下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在中華文化的挖掘上,中國的文化團隊還有大量的空間。(張意軒 吳雪芹)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2月01日   第 01 版)

 

(責編: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