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G20擬2萬億筑牆防歐債 世行行長位子燙手

2012年02月28日08:49    來源:中國廣播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昨日,正在墨西哥城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進入閉門磋商階段。增強歐元區防火牆成為會議焦點。
 
會上,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還對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他說,中國目前的經濟政策確實起到了負責任以及穩定世界經濟的作用。
 
2萬億可行性不高
 
在歐洲苦尋債務危機出路時,G20終於擺出了救助姿態。有知情者透露,世界領先經濟體商議,在4月前,建立一個總額2萬億美元的超大規模的國際金融救援機制,以防止歐債危機發酵妨礙全球經濟復蘇。若這一計劃實現,將是G20組織自1999年建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拯救全球經濟的行動,甚至超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時的財力貢獻,當時G20出資1萬億美元基本“擺平”危機。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顧建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G20救助歐洲,隻能通過IMF注資來完成,2萬億美元防火牆的提議雖然很好,但可行度不高。因為美國在歐債問題上的態度自始至終都沒變過,他們希望歐洲自己走出困難。
 
顧建光認為,就算G20為了穩定市場情緒出手救助,最多與歐盟自身的救助規模旗鼓相當,不可能高達2萬億美元。而據IMF總裁拉加德此前透露,目前該組織3800億美元的資金不足以應對歐債危機借貸需求,希望能夠額外集資6000億美元將其借貸能力擴充至9800億美元左右。
 
不過,G20的合力救助是有條件的,歐元區必須在3月份的歐盟峰會上強化自己的“防火牆”。美國方面表示,如果歐盟不擴大紓困基金規模,提高ESM和EFSF的總計約1萬億美元的貸款能力,G20不會注資IMF。在獲悉G20有意拯救歐元區之后,德國也隨即“鬆口”,表示會合並ESM和EFSF兩大貸款基金。
 
世行行長位子燙手
 
在本次會議上,世界銀行未來新行長人選也是焦點。現任行長佐利克即將在6月30日卸任,美國財長蓋特納有可能成為繼任者。但以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為首的“金磚五國”提議,世界銀行頭把交椅人選應該向全球公開選拔,不應該由美國人內定。南非財政部長普拉溫·戈登表示,“現在是時候打破美歐國家獨霸兩大國際金融組織的條款了,這一次大家必須同心協力,下狠力氣制造輿論壓力。”
 
不少新興經濟體國家表示,會推選本國候選人與美國一爭高下。而根據相關規定,各國必須在3月23日之前上報所提名的候選人名單,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能會在4月份舉行會議決定新世行行長人選。
 
顧建光認為,不論是改革世界銀行,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興國家目前不能撼動美歐的地位,這兩個位置仍然遵循“誰出錢多,誰當領導”的原則。世界銀行的主要職責便是向全球貧窮國家提供發展性援助,而這筆錢大多由發達國家支付,由此看出,IMF的改革余地已經很小,而世界銀行由美國人說了算的現狀根本沒法改變。
 
降油價須看美國臉色
 
受伊朗和中東局勢的影響,G20與會者在草案中稱,在美歐國家對伊朗的輪番石油禁運制裁下,高油價可能是威脅全球經濟的另一個因素。紐約商業交易所原油期貨上周收漲至9個月新高,接近每桶110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漲至10個月最高水平,有人提議,美國應該呼吁各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以緩解市場恐慌情緒。然而,美國方面並無此意。
 
經濟學家表示,美歐與伊朗關系緊張,全球成了高油價的“埋單者”。對此,顧建光認為,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前提是本國油價上漲迅速,他們隻會“救自己”,而不會作出把石油投放到國際市場這種“傻事”。美國制裁伊朗,自己也在受傷,但問題是,美國並未過分依賴中東石油出口,真正受傷害的還是亞洲的印度等國家,但美國絕對不會輕易釋放戰略儲備。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