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世行發布會遭抗議者攪局 高喊“國企不能私有化”

2012年02月29日09:13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昨日,世行記者會上,自稱“獨立學者杜建國”的抗議者突然高喊:“銀行不能私有化,世行報告是毒藥。”圖/IC
 
昨日上午,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京舉辦中外記者會,對中國的改革重申要“重新界定國有部門和私營部門的作用,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記者會剛開始,自稱“獨立學者杜建國”的抗議者突然起立,並高喊“美國是要用私有化的毒藥毀掉中國的經濟,中國絕不能重復美國的老路”。
 
現場抗議私有化藥方
 
此前一天,世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報告《2030年的中國》,對中國改革提出諸多私有化建議。
 
昨日,世行記者會剛開始,一名身著筆挺西裝、自稱“獨立學者杜建國”的抗議者突然高喊:“銀行不能私有化,國企不能私有化,華爾街都是騙子,世行報告是毒藥。”
 
該抗議者隨后在現場散發一份傳單——《世界銀行,帶上你的毒藥滾回美國去》。這份傳單將27日世行發布的報告《2030年的中國》總結為給中國改革開出了三個藥方,即“要求國有銀行進行私有化、將國有企業私有化、降低私營企業的准入壁壘”,並對這三個藥方逐一進行了批駁。
 
傳單最后寫道:“世界銀行以及佐利克,你們把在西方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已經試驗失敗的毒藥拿來中國推銷,你們這是成心在破壞中國的經濟,是企圖假借深化改革的名義讓少數中國人和華爾街來掠奪中國人民。”
 
隨后,這位抗議者被工作人員請出會場,記者會繼續。
 
佐利克笑稱已司空見慣
 
對這樣的抗議,佐利克昨日笑稱已司空見慣。“坦率地說,這不是我第一次面對這種事情,以前在美國的時候,也曾處理過類似的抱怨和抗議。我們對這種爭論和抗議是非常適應的。我只是希望大家提出要求時,是以一種大家可以共同討論的方式。”
 
對於抗議人士所反對的私有化建議,佐利克表示,在過去的三十年當中,國有企業利用壟斷地位享有許多資源,並因此發展迅猛,但是他們的進步和發展並沒有惠及中國的老百姓。佐利克認為,中國依靠市場和非市場手段共同構成了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激勵機制,政府、國有企業和私營部門的作用缺乏明確劃分,“不能期望中國大爆炸式的改革。從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改革歷史來看,循序漸進一直是中國政府所採用的方式”。
 
他建議,“十二五”時期中國需要刺激消費,調整結構,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制度,保障資金可以部分從國有企業的紅利中支取。
 
佐利克將於6月30日離任。他表示,“我目前還沒有任何離任之后的計劃,提前宣布離任時間,就是為了給大家時間更好地選擇繼任者,世行執行董事會正進行遴選。現在,世行的資本金是充足的,表現是優秀的。”本報記者 鐘晶晶
 
網友聲音
 
世行報告引網友爭論
 
昨日,世行記者會遭抗議引發“國企要不要私有化”的爭論。
 
有網友表示,“世行報告說得很有道理,過去的三十年當中,國有企業利用壟斷地位享有許多資源並迅猛發展,但中國民眾得益太少。”也有網友表示:“支持改革,反對私有。”
 
自稱“獨立學者”的杜建國也有支持者,有網友明確表示,“支持中國學者,世行不了解中國國情。”
 
相關
 
國資委未對“建議減少國企”置評
 
2月27日,世界銀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對中國目前改革提出了六條建議。這份報告使得“國企民企”的討論再度成為熱點。
 
由世界銀行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這份報告,認為政府、國有企業和私營部門的作用缺乏明確劃分,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場和私營部門。《報告》還建議國有企業可以相對減少,對GDP比例應可逐步下調,並且加強財政體系建設,改善財政可持續性,為所有人提供均等機會和社會保障。
 
減少國企的建議與此前國資委的表態不同。去年,國資委主任王勇曾明確提出央企“十二五”核心目標:“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國資委表示,“中央企業大多處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做強做優中央企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對於這樣的討論,央企大“管家”國資委並未給予評論。不過,27日、28日國資委組織30多家媒體走進中石化、中建材、華能集團和大唐電信4家央企。國資委新聞處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公眾對央企認識片面甚至有誤解,認為央企都是靠壟斷掙錢,但央企在科技創新上有大量投入也取得了不少成績。
 
國資委研究中心競爭力研究部部長許保利對記者表示,確實國有企業在獲取資源上有優勢,例如獲得貸款上以及土地資源上,但國企做得好不僅僅因為它是國企身份。 (鐘晶晶)
 
對話
 
抗議者:罵國企是國企搞得好
 
這名“獨立學者”到底是何許人也?昨日,自稱“獨立學者”的杜建國,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認同“國進民退”。據他介紹,他目前發表的學術論文不多,曾在學術雜志《中國社會科學季刊》上發表論文,在《中國改革報》等媒體上刊發過文章。
 
新京報:很多人對你的抗議行動感興趣,你這次以什麼身份去抗議?為什麼要去抗議?
 
杜建國:我目前在北京,我就是一個獨立的學者,不代表任何機構也不供職於任何機構,這次去抗議也是我的個人舉動。我非常不認同世界銀行那一套,金融危機已經禍害了美國,他們還要跑到中國來讓中國放鬆對銀行的監管。
 
新京報:你不認同“國進民退”的說法?
 
杜建國:是。我認為這都是少數學者和媒體炒作出來的。中國的私企老板都很掙錢,現在有人出來罵國企,是因為眼紅國企搞得好,想把國企給分了。
 
新京報:有人認為,國企在發展中比民營企業更好地佔有了資源,對民企有擠壓,你怎麼看?
 
杜建國:現在100多家央企中真正政策性壟斷企業隻有幾家,很多國企都是靠自己干出來的。例如高鐵、造船、航天科技,這是因為國企有幾十年的歷史並且有科技投入,是靠真正的技術,沒有人不讓私營企業去做這些。華為也是民企,人家做得這麼好就是因為科技上肯投入。 (鐘晶晶)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