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外交部部長助理:中國外交不能隻埋單不看賬

2012年04月11日09:02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國負責任不是為取悅於某些國家,看某些人的臉色行事,不是‘隻埋單不看賬’。對一些違反原則的錯誤行徑,中國說‘不’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
 
本報作為華南地區唯一受邀媒體參加“國研論壇” 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談中國外交
 
10日下午,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在“國研論壇”上發表了《站在新起點上的中國與世界關系》的主題演講,回應了外界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的各種指責,闡述了中方對國際熱點問題的主張。
 
“國研論壇”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主辦,眾多外國駐華使館官員等200人參加了這次論壇,廣州日報作為20家受邀主流媒體之一、華南唯一受邀媒體參加了這次論壇。
 
文字: 特派北京記者 毛玉西
 
世界兩大變化
 
全球被“網”在一起
 
在開場時,樂玉成幽默地指出:“中國人有一個傳統,就是不要夸夸其談,要多做少說、隻做不說。而如今在信息化時代,光做不說不行,做得好還不如說得好。中國過去幾十年一直都做得很好,沒有發生動蕩,沒有經濟危機,還是有人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我感覺很委屈。”
 
樂玉成指出,當今外界很流行“中國不負責任論”,“中國投機取巧論”等,中國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認可。他認為,媒體需要與外交部門經常溝通,中美更需要相互溝通。
 
樂玉成認為,世界主要有兩個最大變化:
 
一是各國被深深地“網”在一起,相互依存日趨深入。冷戰時期,世界被一堵堵有形和無形的牆隔離著。如今,世界則被一張張有形無形的網連接著。據稱,互聯網連著全球40億人口和500億台電子設備,每年發送90萬億封電子郵件,進行著2萬億筆電子交易。聯系和交往的密切使得各國利益更加交融交匯,真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裡,同舟共濟、合作共贏已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別無選擇。必須拋棄你上我下的“蹺蹺板”思維,必須停止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必須大力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
 
金磚國家快速崛起
 
樂玉成認為世界第二大變化是,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力量快速崛起、群體性崛起,成為新世紀國際局勢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怎麼看新興力量的崛起?有人叫好,有人不看好,也有人驚呼“狼來了”,將新興力量視為“洪水猛獸”。樂玉成認為,這些消極觀點是對新興力量的一種偏見。因為新興力量快速發展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50%,是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關鍵力量。
 
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負增長0.5%,不少新興市場國家保持6%以上的增長率。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大市場,而且這個市場的潛力還在不斷地擴大。剛剛結束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就推動全球經濟治理、解決全球發展等問題取得了重要成果,包括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問題也提上日程。這是金磚國家為全球發展事業作貢獻的重要嘗試。所以,新興力量崛起絕不是什麼麻煩和挑戰,更不是威脅,而是對世界的重要貢獻和難得機遇。
 
中國外交
 
不能“隻埋單不看賬”
 
截至4月10日,剛好是開年以來的第100天。在這短短的100天裡,中國外交已經干了不少大事,顯得更加活躍、進取、有為。比如,國家主席胡錦濤成功出席首爾核安全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訪問柬埔寨。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分別訪問了美、歐、亞、非等多國。同時,中國積極參與調解地區熱點問題,提出了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六點主張,還派特使前往斡旋,推動安理會成員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重要共識。就伊朗核問題積極同六方機制其他成員溝通協調。朝鮮宣布發射衛星后,中方同各方保持密切溝通,全力防止半島形勢緩和出現逆轉。中國既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堅持原則,又著眼於地區和平穩定積極調解斡旋,發揮了中國的建設性作用,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同和支持。
 
樂玉成指出,他不同意中國沒有盡到大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的指責。他指出,中國負責任不是為取悅於某些國家,看某些人的臉色行事,不是“隻埋單不看賬”。對一些違反原則的錯誤行徑,中國說“不”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一些國家打著“保護的責任”的旗號,試圖在敘利亞復制利比亞模式,搞政權更迭,這跟“保護的責任”相去甚遠。一個慘重的教訓就是利比亞。去年,以北約為首的多國部隊對利比亞實施“保護”的第一天,就造成64名平民死亡、150人受傷。整個利比亞“保護”的結果卻是:2萬多平民死亡,90萬人流離失所,迄今利比亞仍一盤散沙,有的地區甚至宣布自治。有人將這種“保護”喻為“手術成功,病人死亡”。顯然,這樣的“保護”完全是失敗的保護。對這樣的“保護”說“不”,就是負責任的表現。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