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 並不改變宏觀政策走向

“溫州改革”不會導致銀根開閘

2012年04月12日10:56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最近,中國在溫州設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事引起普遍關注,一時間,種種分析和推測浮出水面,其中,有外媒分析說,溫州金融改革預示著中國貨幣政策將放鬆,貨幣供應會出現暖春。對此,有關專家提出不同看法,認為溫州金融改革與貨幣政策是兩碼事,“溫州改革”不會導致銀根開閘。

要打破壟斷盤活民間資本

對於“溫州金融改革”和“貨幣政策放鬆”這兩個概念,專家認為它們是屬於不同層面的問題。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促進民間金融健康發展”課題組負責人林勇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貨幣政策是立足宏觀調控的政策,主要針對總量,是相機調整的短期政策﹔而溫州金融改革屬於嘗試解決金融領域深層次問題的改革試點政策,立足點重在中長期與“調結構”,也就是逐步打破貨幣供應的供給方式與流向上的國有壟斷局面。

打破金融業的國有資本壟斷,放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門檻,是近期關於金融領域改革最多的建議。此次溫州金融改革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解決該問題,要打破壟斷盤活民間資本。溫家寶總理曾對此表示,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就是要打破壟斷,溫州試點的有些成功經驗要在全國推廣。

林勇明認為,溫州金融改革一方面破解長期以來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難題,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以民間金融增量改革促國有金融部門存量改革。由於目前的金融結構格局,貨幣政策“放”的時候,更多的是國有部門獲益,而“收”的時候,民營中小企業則更是“雪上加霜”。與此同時,民間借貸局部性風險也會加大。“溫州改革”的目的其實是讓民間金融更有效率,也更安全地服務於民營企業發展的投融資需要,這將為民間資本開辟更大的進入空間。

讓“大小水庫”發揮互補作用

溫州金融改革還有一個重點是調整金融結構,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經濟學家辜勝阻指出,建立溫州金融試驗區最大的突破是打破銀行壟斷,重構競爭有序的金融生態。其中包括讓民間金融合法化,構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金融體系。溫州計劃在三五年內,由民間資本為主發起設立50家村鎮銀行。

如果把國有大銀行比喻為大“水庫”,構建多元化金融體系則可以描述為多建一些小“水庫”和小“水渠”。林勇明認為,溫州改革的實質是促進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的多元化與規范化,相當於不是大“水庫”放水(一般意義上的放鬆銀根),而是在大“水庫”之外,多一些蓄水和供水的渠道,讓大“水庫”與小“水庫”、小“水渠”之間發揮互補的作用。

相比大“水庫”,小“水庫”和小“水渠”與民營中小企業更具有天然相匹配的緣分。林勇明分析說,溫州改革的“立意”之一,應是以金融改革來促金融結構的優化,建立多元化、多層次、能夠滿足各種經濟類型融資需要的金融服務體系。一般來說,國有大銀行系統在服務可及性上更多地與國有企業、大企業相匹配,中小型、本地型民間金融天然地與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相匹配,這些“草根金融”主要依托地緣、親緣的信用體系,靠較高的利率來彌補規模小和風險高的劣勢,發展這些“熟悉本地、立足本地、服務本地”的中小型民營金融,有助於填補大銀行系統存在的“服務盲區”,促進金融資源配置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公平與效率。

不是貨幣政策局部放水

專家指出,“溫州金融改革”與“貨幣政策放鬆”沒有必然聯系,溫州改革不代表貨幣政策會局部放水。“這是兩個不同概念,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問題,溫州改革是體制改革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本報記者說,溫州金融改革是長期的事情,是金融體制管控的問題,它將影響未來5至10年金融改革的方向,是長期的制度性的,而貨幣政策是短期的。

林勇明說,溫州金融改革對民營部門、民營企業、民間資本來說,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中長期來說,都是利好消息,但改革試點不會導致全局上的銀根放鬆,也不會導致對國有部門的銀根放鬆,因此不能把這一政策簡單地解讀為貨幣政策將出現暖春跡象。

曾剛指出,貨幣政策放鬆與否取決於外部環境的變化。現在未來經濟走勢高度不確定,貨幣政策放鬆與否真是難以預測。現在主要看歐洲的經濟情況,不確定性很高,對貨幣調控政策帶來很大難度。(本報記者 羅 蘭)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4月12日   第 02 版)

(責編: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