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中央黨校:非大勇氣大決心不能破除改革難題【2】

2012年04月23日09:39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改革開放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在新形勢下,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我們必須堅定信心、砥礪勇氣,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奮力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通過深化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78年底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自那時以來,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沖破種種思想和體制障礙,在不斷探索中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踐証明,改革開放30多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是我國綜合國力提高最顯著的時期,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顯的時期。這些偉大成就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巨大活力,展示了改革開放的巨大威力,也証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當前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應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消除阻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觀念和制度壁壘,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提高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效率。
 
著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尋求突破。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當前我國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大大增強。這就要求我們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打好改革攻堅戰,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尋求突破。應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既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進一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更好地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對經濟的服務功能,加強金融監管機制建設﹔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等等。應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全面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尊重和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等等。應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文化內容形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傳播方式創新,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應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屋,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努力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深層次的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困難多、影響大。隻有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確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才能保証改革順利推進、取得預期效果。首先,應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更好的發展,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事關改革開放能否具備持久動力。必須始終堅持黨在改革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以黨的堅強領導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必須始終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改革,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其次,應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在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過程中,更需要樹立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觀念,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必須進一步完善改革決策的規則、機制和程序,對涉及發展全局的重大改革要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充分進行論証、反復協商討論﹔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改革要認真組織專家論証、技術咨詢、決策評估﹔對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改革要實行公示、聽証,使改革決策目標更明確、方案更可行、結果更科學。再次,應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尤其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需要各個方面的協同配合。必須堅持科學謀劃、統籌兼顧,保持改革措施的連續性和配套性,既著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又努力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改革有機銜接、協調推進。必須切實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兼顧到各方面利益,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3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大台階,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社會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實踐充分証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推動中國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經過艱辛探索作出的關鍵抉擇。“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們黨和國家處於十字路口:要麼按照“兩個凡是”的要求,在僵化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的束縛下走下去,其結果必然是社會主義失去生機與活力,人民難以擺脫匱乏的物質文化生活,國家難以追趕世界上的發達國家﹔要麼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打破對本本和教條的迷信,突破僵化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的束縛,“殺出一條血路”,摸索出一條適合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使中國人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使國家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后、走向強盛。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科學分析國內外形勢,准確把握人民群眾的願望,毅然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就改革來說,我國進行的是系統配套的全面改革,它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全面展開和深入推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掃除障礙、注入活力,開辟越來越廣闊的前景。就開放來說,我國實行的是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全面開放,它從不同層面把我國發展與人類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推動我國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融入世界發展進程,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發展的有益成果。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所取得的成就、發生的巨變已經被世界公認,這充分証明了改革開放這一關鍵抉擇的正確性。
 
改革開放極大地發展了中國。改革開放極大地激發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活力,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造福中國人民。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原有的經濟體制對發展生產力曾起過積極作用,但隨著條件的變化,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其實質是調整和改革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部分,調整和改革社會主義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經濟基礎的部分,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改革開放每前進一步,新的體制機制就健全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推進一步。實行對外開放,也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開放與改革是密不可分的,開放也是改革,是對傳統自我封閉體制的改革。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緊密,任何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就必須實行對外開放。實行對外開放,吸收借鑒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有益成果,對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在新形勢下,改革開放面臨的情況更加復雜、任務更加艱巨。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艱巨性。他指出:“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應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經濟活力﹔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保証人民當家作主,增強黨和國家活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活力﹔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增強社會活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擴大對外開放,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等等。同時,應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找准深化改革開放的突破口,明確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