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嚴厲打擊炒作行為 引導投向實體經濟

熱錢既要嚴控也要建“冷卻池”

2012年04月30日22:29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像幽靈一般在國際市場上為逐利而四處游串的熱錢,其投機性和短期性給金融市場造成一定動蕩,因而遭到各國監管。中國也不例外,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表示,今年將繼續加大對熱錢等異常跨境資金流動的監測和打擊力度。

升值預期引來熱錢套利

中國是熱錢青睞的熱土。國家外管局的統計顯示,從2001年至2010年10年間,流入中國的熱錢平均為每年25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同期外匯儲備的9%。這些錢大多在房地產、股市、地下錢庄、商品炒作市場中投機牟利。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國際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閆小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熱錢流入我國的原因,一是人民幣升值預期直接帶來熱錢的套利行為﹔二是隨著我國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在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實施過程中,不斷放鬆對貿易真實性審核,客觀上有利於熱錢的進入﹔三是在全球經濟還遠未走出金融危機陰影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加強了國際資金對人民幣資金的避險需求,央行當局承諾將逐漸放開資本項目管制,也進一步增強了熱錢流入國內的積極性。”

熱錢很大部分是喬裝打扮后潛入中國的。據國家外管局介紹,部分加工貿易企業利用價格做文章,即通過高報工繳費、虛增可收匯額度和轉移定價等方式達到多收匯、多結匯的目的﹔部分轉口貿易企業利用收付匯時差“動手腳”,即通過收匯后全額結匯、推遲付匯及虛構交易等方式擴大外匯淨流入。服務貿易項下“熱錢”主要是以運輸費、咨詢費名義違規辦理收結匯,有些企業以服務貿易收入的名義收取資本項下外匯資金,以逃避外匯監管﹔還有部分外資企業雖有真實項目,但無真正的“外資”,有的干脆就是“空殼企業”,所需外匯通常通過中間人與地下錢庄之間進行資金交易,資本金結匯后用於歸還地下錢庄或境內外出資人。

嫌貧愛富沒有忠誠度

熱錢投資既不創造就業,也不提供服務,是最嫌貧愛富、也最無忠誠度可言的。它在一國經濟發展強勁,短期利率和匯率升值預期較強時,會想盡辦法參與牟利﹔而一旦該國經濟增速放慢,經濟問題顯露,套利空間縮小,它又會匆忙逃離。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以及2011年上半年,中國央行6次提高准備金率、3次加息,人民幣套利空間加大,熱錢流入隨之出現高潮,其數目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的50%。而進入2011年第四季度后,由於歐美市場大量流動性資金歸國救市,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降,美元走強,熱錢開始流出中國。到今年年初,則又有流進的跡象。

熱錢跨境大量流入流出,給中國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如引發通貨膨脹壓力和資產價格泡沫,加大貨幣政策操作及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壓力等。閆小娜介紹說,人們對熱錢的擔心主要在於:一是熱錢的隱蔽性,尤其是在我國,熱錢大都帶有一定性質的不合法性,對於這筆資金的規模有多大,一旦撤離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多大,人們都無法正確評估﹔二是熱錢進入中國都是以出讓一定的本金點位來獲取一系列的准入與合法性,這樣,會帶來金融腐敗﹔三是熱錢進入中國可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資產泡沫。

據了解,多年來,中國政府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抑制“熱錢”流入,國家外管局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系列打擊熱錢的專項行動。2007年至2011年,全國共查處外匯違法違規案件1.5萬多起,共處行政罰款12.7億元人民幣。

疏堵並舉建立“冷卻池”

專家指出,熱錢也並非一無是處,若能建立一個有效的“冷卻池”,疏堵並舉,把握得當,則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復蘇和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認為,冷熱的關鍵取決於中國的經濟形勢。如果中國保持經濟穩定,結構改革順利,那麼這些資金就是冷錢,如果使用得當,熱錢也可以做“冷投資”。

國家外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長遠看,關鍵是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理順國內資源、資金等價格體系,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避免給“熱錢”提供持續套利投機的空間。

閆小娜指出,引導熱錢投入到我國的實體經濟當中,並規范熱錢在我國的流動范圍、流動期限、流動方式,將熱錢做冷,為我所用。

專家還建議,將熱錢變冷的關鍵是保持中國經濟穩定發展,這樣就能為外資提供足夠投資機會。如果中國能夠保持相應理想穩健的經濟增長率,工業化、城市化進行下去,就會產生更多的投資機會。熱錢就會變成冷錢,就會長期留在中國投資。(本報記者 羅 蘭)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4月30日   第 02 版)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