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太平洋爭奪戰”趨白熱化 日美拉攏島國牽制中國

2012年05月29日08: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今年是中日恢復邦交40周年,也是“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日方曾表示要“以恢復邦交周年為契機,切實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系”。說歸說,但從至今的行動看,日本名古屋和東京的地方行政首長相繼對“南京大屠殺”和“釣魚島”放話或有所舉動,把日中間敏感的歷史和領土問題推到雙邊關系的最前沿。日本中央政府則屢屢借首腦外訪和舉辦國際會議之機,變“契機”為“趁機”,將“切實推進日中戰略互惠”的言語變成“緊密布局對華戰略牽制”的行動。

日本力邀美國首次參會

第6屆“日本和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峰會”,5月25~26日在日本沖繩縣名護市召開。這個峰會始於1997年,每隔3年在日本舉辦。日本主辦此次峰會的最初意圖,是通過強化與太平洋各島國的關系,在日本夢寐以求的聯合國“入常”問題上謀求支持。近年來,確保金槍魚、鰹魚等漁業資源及天然氣的持續供應,也成為重要議題之一。

南太平洋諸島國雖然面積小、人口少,但在聯合國均擁有一票,13張選票比東盟10國還要多。無論從國際政治還是地緣政治上,這些小島國都擁有不小的作用和意義。

在日本的特別邀請之下,美國第一次出席了這個峰會。美方與會代表、首席副國務卿助理科隆強調說:“參加本屆峰會,標志著美國對該區域事務的重新關注和參與。”日本首相野田也表示,“美國的參加對該地域整體來說都很有意義”,他還提案吸納美國成為峰會的正式成員。

煞費苦心投入“太平洋爭奪戰”

近年來,各國圍繞太平洋諸島的角力趨於白熱化,日本媒體將此形容為激烈的“太平洋爭奪戰”。

除日本每3年舉辦一次首腦峰會外,中國於2006年在斐濟舉辦過太平洋島國首腦峰會。

2011年6月,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與時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威拉德“閃電式”訪問了9個太平洋島國,顯示了美國重視該地區的姿態。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今年2月正式訪問斐濟,承諾將擴大雙邊貿易。

韓國於去年5月在首爾舉辦了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議,表明將增加援助額度,並將會議形成定例。

為了在這場激烈的“爭奪戰”中佔據優勢,日方對待此次峰會可謂處心積慮、用心良苦。首相野田不但宣布將在未來3年提供400億日元(約合32億元人民幣)的政府開發援助(ODA),並且與包括人口僅有千余人的紐埃島首相在內的所有首腦都舉行了單獨會談,以示重視。

但是,由於目前日本處於特大震災后的重建階段,經濟援助較上次的500億日元有所減少。在峰會閉幕后的記者會上,野田就提供ODA強調稱:“雖然災后重建等因素導致財政狀況十分嚴峻,但(日本)不能隻顧國內,希望為世界的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為了對縮減援助進行彌補,日本提出將構建在各島國發生自然災害時迅速籌措重建經費的保險制度。此外,野田還專門向與會國首腦介紹了日本的淨水技術等,以期通過領先的技術優勢提高在太平洋島國中的存在感。

共同社指出,日方如此費煞苦心,原因是,由於中國不斷擴大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謀求“入常”的日本擔心其“傳統的支持基礎”受到動搖。

日美聯手布局牽制中國影響力

在此次首腦峰會上,日本首次將海洋安全保障問題列為議題,並成功將強調國際海洋法條約重要性的條文寫入了聯合宣言。但日美試圖加入的關於“保証航行自由”的內容,最終由於沒有展開深入討論而作罷。日方認為,太平洋諸島國是不願因此開罪中國。

此外,對於將美國作為正式成員參加3年后的首腦峰會的問題,部分與會國表示出慎重態度。

在首腦峰會后的記者會見中,野田首相被問及峰會是非有牽制中國的意圖。盡管野田首相表示“這個地區不存在什麼特別的紛爭,因此不針對特定的第三國”,但《朝日新聞》指出,日美通過峰會聯手牽制並阻止中國獲取主導權的色彩和意願濃重。

野田隨后還表示:“中國也是太平洋島國的重要援助方,提高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支援國的援助透明度,十分重要。”他要求太平洋各島國應對超過自身償還能力的對華融資進行自制。

有分析指出,日本此次積極拉美國加入,是為了與美國聯手主導、構建太平洋秩序,在該地域與中國的矛盾摩擦表面化之前,通過強化美國的參與來對華形成牽制。

《讀賣新聞》27日發表社論指出,中國對太平洋島國展開援助外交,支援總額已經超過日本,居澳大利亞和美國之后排第三。“此次美國首次與會(表明),重視亞太的奧巴馬政權對中國的警戒感正在增強,並已開始出手構筑與各島國的關系”。社論強調,日本政府應該與美國緊密聯合,而且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一起,攜手應對中國在該地區擴大影響力的事態。 駐日本記者 裴軍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