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舌尖上的中國》戛納電影節海報:肉似中國山水

2012年05月30日15:22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舌尖上的中國》參展戛納電影節的海報,主要元素近看是一片臘肉遠看似中國山水,充滿中國韻味。
 
萬萬沒預料到,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這幾天的風頭竟力壓各種電視連續劇,成為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甚至讓許多早已“拋棄”了電視的80后“吃貨”們,紛紛鎖定每晚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吃貨指南”。非黃金檔播出的一部紀錄片,緣何迅速風靡全國?
 
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和電視觀眾后發現,人文味和市井味的完美融合造就了該片的獨特氣質。從《舌尖上的中國》中,更折射了中國紀錄片從“仰視”到“平視”的新趨勢。
 
市井味+人文味,讓它區別於以往所有美食節目
 
許多觀眾表示,以往展現中國美食的影像素材,更多的是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菜系流派、地域特色來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復的過程,能夠看到的電視節目也多以“比賽”的形式出現。而《舌尖上的中國》以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草根氣息,讓它在以往太多的中國美食節目中得以脫穎而出。市井味和人文味的和諧“混搭”,是《舌尖上的中國》成功的最突出因素。
 
在第一部分《時間的味道》中,有網友對“蝦醬奶奶”記憶猶新。片中的香港大澳島上,一個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產很受歡迎牌子的蝦醬。對著牆上的一張照片,老奶奶忽然哭了。原來照片是老奶奶已逝的老伴,他倆在一起做了一輩子的蝦醬。“時間的味道”就這樣一下抓住了觀眾的心。正如總導演陳曉卿說的,《舌尖上的中國》是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