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人社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養老金年齡建議

2012年06月06日09:58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昨天,人社部就社會保險關系轉續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問題集中答復網友時明確表示,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該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焦點·養老金
 
推遲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
 
網友提出,彈性退休制度今年會否出台方案?
 
人社部稱,退休年齡的調整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經濟政策,涉及人口結構、人力資源供求、代際關系、社會保障基金平衡等多方面因素。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相應推遲退休年齡,應該說是一種必然趨勢。
 
人社部提出,對於延長企業職工退休年齡問題,還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見。有觀點認為,延長退休年齡利於進一步開發人力資源,增加退休后收入﹔也有利於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也有觀點認為,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總體仍供大於求,延長退休年齡,可能會擠壓崗位供給,進一步加劇就業緊張形勢。
 
目前,人社部正在對退休及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將在總結國內外一些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立足於中國國情,結合養老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就業形勢的發展變化科學論証,隨著社會共識逐步增多,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基礎上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觀點·社保
 
呂井海:提高個人收入延長5年為宜
 
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呂井海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約5年前上海就在部分行業試點過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這一試點與我國基本養老保險長期未能實現做實個人賬戶的大環境有關。由於基本上是通過在職人員繳費,來為退休者發放養老金,加之目前人口老齡化加劇,因此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壓力還是較大的。
 
從另一角度說,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能起到提高個人收入的積極作用。他介紹,從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來看,替代率約60%。也就是說,企業職工如在職時月薪為4000元,根據相應的繳費比例,退休后其每月拿到的養老金約為在職工資的60%,即2400元。如果增加繳費年限,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一則相關人員可以延長拿到較高在職工資的時間,另一方面退休時由於繳費年限增加,還會帶來養老金上漲的好處。
 
呂井海介紹,從國際上看,有些國家已經實施了65歲或者68歲退休的政策。如果延長10年,有些人身體條件可能不允許,而延長兩三年則效果不明顯,為此他建議,我國應以延長5年為宜。
 
據他了解,此前有關部門對上海試點進行的調查顯示,至少有7成多的涉及人員贊成試點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
 
褚福靈:基金增加收入減少支出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向記者表示,我國關於退休年齡的政策還是上世紀70年代制定的,迄今已經約40年,人口預期壽命提高,計劃生育也使得繳費人數相應下降,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大變化,使得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如果實行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在此期間原本應退休者繼續繳費,一方面彌補了基金總額的不足,另一方面又相對減少了基金的支出額。這將使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和支出更平穩。
 
褚福靈同時強調,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是一項直接涉及民生和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為了降低由此可能帶來的社會震動,使政策效益得以最大化,政策應不以一刀切的實施為宜,而應採取彈性介入的自願原則來推行。
 
觀點·就業
 
呂井海:應刺激經濟新增崗位
 
呂井海介紹,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政策如果實施,也確實會出現老年人佔用年輕人工作崗位的問題。對此,國家應該通過刺激經濟增長的方式,新增更多的就業崗位,來緩解這個問題。
 
他分析,由於目前民營企業和外企、合資企業吸納著大量就業人員,為了使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政策能順利得到執行,似乎還是應該以一刀切的方式加以強制執行為宜。
 
褚福靈:每年或涉及上千萬人
 
褚福靈則向記者透露,如果在全國實行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政策,每年可能會涉及上千萬人,並由此導致年輕人無法進入這些崗位的問題。這一巨量崗位無法騰出,可能很難通過新開發崗位等方式一下子化解。
 
對此他建議,我國應盡快著手建立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制度。通過制度設計,可以採取分地區、分行業、分人群,以不同的標准逐步推行的步驟。
 
熱詞·醫保
 
醫保全國聯網技術逐步具備
 
問題:實現異地醫保到底難在哪兒,退休老人無法異地醫保,很多被迫空巢。目前有沒有醫保全國聯網的大致思路?
 
回應:人社部表示,將結合金保工程推進和社會保障卡的發行,分層次逐步解決異地就醫問題。
 
目前,全國勞動保障專網已實現全國范圍的部省連通,省市聯網已完成90%以上﹔各地的醫療保險信息系統正在逐步統一,全國醫療保險信息系統一的核心應用軟件,已在全國近400多個地市使用﹔社會保障卡的建設工作正在大力推進﹔部本級異地醫療費用結算平台建設也在抓緊建設中,可以說醫療保險全國聯網的技術條件已逐步具備。
 
人社部正在積極推進異地居住人員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協助認証系統。電話咨詢服務中心、互聯網服務渠道和社區信息平台也在加快建設,逐步實現“異地居住、直接結算”、“一地呼入,全國咨詢”的服務模式。
 
罕見病特效藥將逐步進醫保
 
問題:現在還是有好多藥物沒納入醫保,罕見病患者昂貴的醫療費用一直牽動人心。比如癌症病人的化療費用和藥物。國家能否將一些高價藥納入報銷目錄?
 
回應:人社部表示,當前醫療技術水平日新月異,醫保藥品目錄確實未能涵蓋所有腫瘤和罕見病的治療藥物。下一步,隨著醫療保險籌資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新藥特藥的安全有效性的認可度進一步提高,人社部會逐步將罕見病患者急需的特效藥納入醫療保險藥品目錄。
 
熱詞·公平
 
出規定保勞務派遣同工同酬
 
問題:勞務派遣人員何時才能實現與正式員工同工同酬?
 
回應:現實中勞務派遣工與用人單位直接用工確實存在同工不同酬現象。對此,在全國人大修改勞動合同法征求意見時,人社部將提出進一步明確同工同酬的立法建議。
 
下一步,人社部將在制定《勞務派遣規定》時進一步明確同工同酬規定,要求用工單位對相同工作崗位上本單位直接招用的勞動者與被派遣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工資分配制度和績效考核辦法,保障被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
 
熱詞·綠卡
 
“綠卡”降門檻近期將出新政
 
問題:外國人永久居留制度落實得怎樣了?對外籍海歸人才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有哪些優惠措施?
 
回應:永久居留政策,即綠卡政策,是一個國家長期引進外籍人才、讓外籍人才扎根的基本政策保障。隨著近年來我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迅速發展,我國綠卡門檻過高、程序復雜、適用范圍小、相關待遇不夠明確等問題日益突出,亟待研究解決。為此人社部和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賦予中國“綠卡”相關國民待遇和降低中國“綠卡”門檻的辦法。目前文件已基本成形,將於近期下發實施。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