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專家稱明年養老金缺口18.3萬億說法很荒謬

2012年06月15日09:53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昨天一份最新報告稱:明年養老金缺口將超18萬億,再度建議“延遲退休”
 
江蘇專家認為該報告“不科學”,建議是否延退要尊重個人意願
 
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政策再次引發關注,人社部的官方表態讓這個討論多年的老話題顯得更加緊迫。本周一,更有媒體透露,“延退”相關政策的前期研究工作即將在今年下半年啟動。
 
“延退”引發的是網絡上如潮水般的反對聲音。在無法掩飾失望的公眾意願和難以彌合的養老鴻溝之間,真的有一個值得期待的平衡點嗎?延遲退休,難道成了躲不開的未知數?
 
最新報告稱
 
明年養老金缺口達18.3萬億
 
昨天,一份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又為連日來高燒不退的“延遲退休”添了一把“火”。由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牽頭的中銀研究團隊,和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牽頭的復旦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體,撰寫了《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預測。報告中說,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報告建議實施延遲退休年齡等措施以緩解壓力。
 
真的缺那麼多嗎?
 
省社科院專家痛批:這種說法很荒謬
 
“‘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缺口將超18萬億’,這個說法不科學,很荒謬。”昨日,接受揚子晚報記者專訪的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頤,“痛批”了這個研究結果。
 
“當年應該發多少養老金,而發不出來,這才叫缺口。隻要自己退休時能拿到自己的那份養老金,就不算存在缺口。這就好比到銀行存款,等到你到期取錢的時候,隻要能連本帶息取回自己的錢就行了,誰會在意這些錢是不是自己當初存的那些張呢?”而且,即使養老金不夠發,國家財政也會來補貼,“隻要退休的人能拿到錢,就不算是‘缺口’”。
 
江蘇沒有出現養老金缺口問題
 
那麼,江蘇的養老金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2011年江蘇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269.2億元,比上年增長26.9%,目前沒有出現缺口問題。
 
戚慶燕
 
一筆賬
 
南京企退職工,現在的退休金大概是工資的60%
 
交了這麼多社保,退休后能拿到多少呢?昨天,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簡單測算:
 
目前南京規定男60周歲、女55周歲退休。而目前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養老金水平達到2080元,按照南京201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4713元計算,替代率約60%,也就是說,企業職工如在職時月薪為3000元,根據相應的繳費比例,退休后其每月拿到的養老金約為在職工資的60%,即1800元。
 
晚退休5年,拿的退休金比60歲退休要多一點
 
“恐怕有的人交了一輩子社保最終隻能領冥幣了!”養老金缺口很大,延遲領取養老金的風聲剛一吹出,網絡上便出現如此驚呼。這正是公眾質疑延退的最重要理由。
 
對此,我省養老保險專家表示,晚退休,並不意味著少拿退休金。就目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你繳費多,基數就高,繳費時間多一年,就多一個點的系數。而且40歲退休和65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不同的——
 
比如你40歲退休,你的計發月數就是233個月﹔按目前正常的60歲退休,計發月數就是139個月﹔而若延遲到65歲退休,你的計發月數就減為101個月——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是按照本人個人賬戶的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確定,這意味著分母越小,賬戶養老金越多。
 
簡單說來,如果一個參保人在40歲退休的話,他能拿1000元的退休金﹔但是若他在65歲退休的話,他可能拿的是3000元的退休金,並不會因為你拿的時間少了,拿的養老金的總量就少了。戚慶燕
 
延遲退休,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從表面上看,延遲退休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在人民網進行的“你怎樣看待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調查,45萬名網友參與投票,93.3%的網友投了反對票。這是怎麼回事呢?
 
贊同方
 
多干幾年也能多掙點錢
 
30歲的公司白領肖先生認為,“我覺得60歲男人退休的話是有點早,可以再延長幾年。但是如果延長退休年齡是出於緩解養老金支付壓力,那麼我覺得這對於普通勞動者是不公平的。”
 
退休后工資一下子低了
 
某機關處長崗位退休的王阿姨告訴記者,“我是55歲退休的,但是55歲還應該是干的時候,像女同志60歲最好。退休后工資明顯低了,在家沒有事干,這五年還不如繼續工作呢。”   戚慶燕
 
反對方
 
老人不退,新人哪來工作機會?
 
南京某高校今年的畢業生小王目前正在艱難求職中。對於延遲退休,他強烈表示反對:“如果老人不退,工作崗位就不會空出來,那麼新人就沒有工作機會。
 
太累了,還讓我再多干幾年?
 
李先生在南京一家企業從事加工行業,他對延遲退休很有話說:“車間工作太累了,而且三班倒,人到中年都有點吃不消,更別說要讓我干到65歲了!”戚慶燕
 
專家分析
 
“延退”隻能當個案處理
 
江蘇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頤認為,從很多行業、崗位來看,我們社會確實需要一些老醫生、老教授、老演員在崗工作更長時間,但這種需要並不意味著要修改法定退休年齡。
 
他建議,對確有需要工作更長年限的老專家,在用人單位需要,且本人願意的情況下,可適當延長他們的退休年齡,但這只是個案處理,而不是對法定退休年齡進行修改。
 
戚慶燕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