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專家稱養老金缺口10年后出現 延遲退休並非辦法

2012年06月19日10:02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養老金“缺口”將在10年后
 
隻“延遲退休”不是辦法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鳳桃|北京報道
 
延遲養老金領取年齡的消息一出,便引發了民眾的熱議。
 
近日,人社部表示,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似乎勢在必行,然而反對的聲音隨之而起。
 
“在制造業或勞動密集型產業,無論從體力上還是精力上,人們很難接受60歲之后還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而在智力密集的領域和崗位上,比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學教授,延遲退休可以讓他們在崗位上繼續發揮作用,領取相對優越的工資。”一位行業研究者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
 
中國養老金制度很多環節“跑冒滴漏”,很多資金消失在不合理的環節,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是個系統化的改革,單一推行某一個參數的改革往往阻力巨大,難以實施。
 
養老金目前沒有壓力
 
“養老金缺口”所帶來的支出壓力,早已是業界共識。許多人認為,延遲退休可成為紓解這一壓力的重要途徑。
 
近日,由中國銀行、復旦大學有關學者牽頭撰寫的《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發布。報告稱,短期內,我國養老金收支壓力主要來源於轉軌成本﹔中長期內,人口老齡化逐漸成為導致養老金收支缺口的更為主要的因素。該報告的一位主要撰寫者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在目前養老制度不變的情況下,缺口會逐年放大。
 
人社部社會保險研究所原所長何平則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目前來說,是否實行延期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與養老金缺口並無直接關聯。
 
中國人保集團養老金研究人員崔鵬認為,一般意義上來說,目前我國的養老金缺口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基本養老保險收不抵支的部分,一個是統籌賬戶挪用個人賬戶的部分,也叫“空賬”。 對於當前我國基本養老基金是否存在財務缺口,反映在第一部分。
 
從養老金的收支狀況來看,目前中國的養老基金並無壓力。根據人社部發布的《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計算,2011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為4130億元。據媒體報道,到2011年末,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余額為1.92萬億元。
 
此外,據何平透露,我國為應對老齡化高峰時期社保問題的戰略儲備基金——全國社保基金已有1萬億元的規模﹔而且,2011年我國財政收入達到10.37萬億元,增長24.8%,政府有足夠的財力能夠保障民眾的養老問題。
 
有媒體報道,我國部分省市養老金缺口巨大,比如2010年,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征繳收不抵支的省份(含新疆建設兵團)共有15個,缺口高達679億元。何平表示,這是由我國各省份的發展差異所決定的,而且對於那些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國家每年會給予財政補貼。《公報》數據顯示,2010年,這筆資金為1954億元。何平認為,國家進一步推行養老金區域之間的流動,由中央統一調配,就能解決各地之間的不平衡。
 
“缺口”將在10年后
 
從長遠來看,“空賬”將帶來養老金支付的潛在風險。專家認為,“空賬”所引發的資金缺口可能發生在10年后。
 
據媒體報道,截至2010年底,中國養老金個人賬戶記賬額1.9萬億元,其中做實賬戶僅2039億元,由此導致了1 .7萬億元的缺口。
 
多名專家向記者表示,養老金“空賬”中,國有企業的欠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1996年之前,國有企業都未曾給職工繳納社保,社保制度改革后,這些人員的社保“視同繳納”。這是造成“空賬”的重要原因。
 
鄭秉文表示,當期財務是安全的,但從長期來看,中國社保制度不改革,財務的不持續性是顯而易見的。
 
鄭秉文認為,當前中國的養老基金處於結余狀態,這得益於我國正處於社保普及的“窗口期”,每年有幾千萬人加入繳費隊伍。2011年,我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增長率達到25.9%,高於20.9%的總支出增長率。當前的養老金結余還基於兩個因素:一、我國城鎮職工的社保繳費比例高達28%,在世界上屬於繳費比例較高的國家﹔二、每年我國各級財政給予養老基金2000億的財政補貼,而且補貼的數額還在增加。
 
我國的勞動保險制度是建國后確立的,當時測算的人均壽命為55歲,如今,人均壽命可達到75歲。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喬健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按照女性退休年齡55歲、男性退休年齡60歲計算,平均養老年限從原來的10年增加到25年,養老負擔也增加了一倍。
 
鄭秉文算了這樣一筆賬:當前我國社會基本養老制度的覆蓋人口約為2.6億人,其中1.9億人為繳費人口,而另外7000萬人為領取養老金的人,這就意味著3個人上繳工資的28%來支付1個人的養老金。何平告訴記者,隨著未來老齡化社會高峰的來臨,將是兩個年輕人贍養4個甚至5個老人。隨著老齡化社會高峰時期來臨,何平表示,資金壓力將出現在10年后。
 
延遲退休還沒到時候
 
在中國,女性職工和干部的退休年齡分別為50歲和55歲,男性職工的退休年齡為60歲,平均下來隻有57歲左右。
 
不同於社保制度已經全覆蓋的歐美國家,中國的社保覆蓋人群還在擴張,而且當前賬務資金充足,在這個階段是否適合“提高退休年齡”這項改革?何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在還不到時候,要實際推行可能還要一二十年的時間。
 
兩年前,全國婦聯就提出婦女職工退休年齡延期的政策建議,目的主要是為了在退休年齡上實現男女平等,從而保障婦女權益。今年三八婦女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組織部部長張黎明再次強調,應循序漸進地推行彈性退休政策。此前,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也曾建議人社部可以把提前退休的選擇權交給婦女。
 
何平表示,當前提高退休年齡的改革要小步慢走,彈性退休,逐步取消工人干部、男女職工退休年齡差別,將其統一到60歲,然后逐步提高退休年齡的改革才有可能提上日程。
 
單項改革無濟於事
 
人社部相關人士透露,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國家社保研究機構就對延遲退休的課題進行過研究。對於這樣一項政策,有關“彈性”的規定更是一個緩和的政策,職工自願選擇是否提高退休年齡,將大大減少改革的阻力。
 
鄭秉文則向記者坦言,對於社保制度單改某一個環節很難。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也曾表示,社保制度要做好頂層設計,從社會分配的高度看養老,國家對社保佔財政比例、養老金收入支出的額度、養老金缺口填補等方面要進行中長期規劃,從而進行社保制度的多項改革。
 
對於解決國有企業的“空賬”問題,國家採取了一些措施。2009年6月開始,國家將部分國有股的“減持”改為“轉持”,要求凡在境內証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含國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將首次公開發行時實際發行股份數量的10%轉由社保基金持有。戴相龍表示,2009年6月至2011年底,共實現境內國有股追溯轉持74億股,發行市值554億元。這已成為社保基金“存量”的一個重要部分。坊間傳言,在合適的時機,國有企業將部分股權兌現充實養老金,但至今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
 
一位從事社保研究的專家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國有企業“視同繳納”的欠賬有多少,數據未見公開﹔下一步,國有企業是否執行股權兌現,何時執行?這些也應該與養老金“參數”的改革同時推進。
 
不僅如此,在當前的社保制度下,政策設計還有很多缺陷,“跑冒滴漏”現象非常嚴重。鄭秉文表示,比如,當前設定的繳費標准是以上年社會平均工資為標准,而每年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相比上年要增長14%,這就意味著社保基金繳納的基數縮小了。
 
中國處於社保制度的擴張期,因而每年增長的繳費收入掩蓋了制度的缺點。鄭秉文認為,10年后,中國實現了“應保盡保”后,其不可持續性就會暴露出來,所以中國應該在窗口期關閉前盡早實現改革,否則就是把矛盾推向了下一代。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