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可持續發展大會中國受矚目 兩大集團存在分歧

2012年06月20日11:10    來源:《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環球時報赴巴西特派記者 駱青  特約記者 葛元芬 甄翔】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20日至22日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召開,出席會議的5萬名代表來自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上百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作為1992年裡約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和2002年約翰內斯堡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的后續,本屆大會旨在就全球可持續發展、環保及扶貧計劃等問題上達成共識。
 
路透社19日報道稱,此次大會氛圍可能與20年前那場著名的裡約峰會不同,當時全球領導人聚集在裡約簽署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但這次全球領導人的注意力卻在別處。此次大會預期將討論清潔能源、海洋等話題,但目前世界的焦點卻是搖搖欲墜的歐盟、混亂的中東和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的美國。《紐約時報》19日分析稱,雖然規模盛大,但可持續發展大會卻籠罩在當前全球經濟與政治危機的陰影之下。盡管多國元首雲集,但美國總統奧巴馬、英國首相卡梅倫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卻由於國內政治問題與歐元區金融困境不能參會。有代表稱,全球經濟持續不振削弱會議取得成果的希望,也再度加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環境問題上多年來的沖突。美國氣候談判代表斯特恩認為,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多國政府預算和傳統援助國的援助能力。曾參加1992年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的美國前環保局局長雷利表示,奧巴馬自己不來而派希拉裡參會的決定肯定會挨批,但奧巴馬確實不應該來,“因為他就算來了也根本拿不出援助資金”。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主任杰弗裡認為,此次大會舉行的時機不太好,因為歐洲本來是環保方面的領頭羊,“但現在歐洲卻自身難保”。
 
法新社說,爭吵和懷疑給大會蒙上陰影。大會成果文件的有關磋商與談判遭遇重重波折,文件在序言、重申政治承諾等領域達成共識,但在可持續發展原則與執行手段、綠色經濟、機制框架改革、可持續發展目標等關鍵問題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仍存分歧。發達國家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轉讓和加強能力建設方面不願付諸實施。《紐約時報》說,雖然各國外交官為大會文件全力談判,但很難預見會議能形成實際的行動,或能為發展中國家帶來新的援助。
 
大會執行協調員、前法國環境部長拉隆德表示,可持續發展目標應該是大會的“明星”,目標的制定對窮國和富國都會產生影響。“我希望目標的制定不應該成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被援助國和援助國之間對立的艱難談判,而應該是國際大家庭成員為解決共同問題展開協商”。
 
中國在此次可持續發展大會上的角色備受矚目。《印度教徒報》19日分析稱,發展中國家目前面臨相同的問題,印度、中國將在會上共同敦促西方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印度教徒報》引述中國外交官員的話說,中方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應考慮不同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國情。中方呼吁發達國家帶頭採取行動改變其不具可持續性的生產消費模式,走綠色發展之路,同時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秘書長沙祖康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本屆大會沒有必要再去談原則與計劃,而是應該重點執行落實已經同意的承諾和義務。“回顧這20年,全球發展變得更加不可持續。盡管各國經濟都取得發展,但地球資源迅速減少,可持續發展的緊迫性更強。現在已經到拿出實際行動的時候了”。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