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化解一味追求高速問題 更加關注經濟質量提升

現時確需走出“速度迷戀”

2012年07月17日08:42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012年舉行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的具體要求。
 
時隔3年,中國經濟增速在經歷連續6個月的下滑之后,再次回到了8%以內。無論是海內外媒體還是各路專家學者,都在關注:二季度7.6%的增速對中國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中國這個世界經濟的引擎是否會發生硬著陸,持續20年的高速增長還能繼續保持嗎?對此,專家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經濟發展不能一味追求高速度,現階段需要走出“速度迷戀”,中國經濟經過30年高速發展,已經開始從高速增長期向中速增長期轉變。過去30年,中國平均增速達10%。今后一段時間可能維持在7%—8%之間。
 
增速仍在相對合理區間
 
3年前,中國經濟曾為GDP增速“保八”而戰﹔3年后,中國經濟再次經歷“破八”的窘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出口增速多項指標都降至近年來的最低水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經濟學家辜勝阻認為,中國經濟的回落是“內外夾擊”的結果。歐債危機再度惡化、美國復蘇緩慢,外需市場疲軟,國內多種因素推動成本大幅上漲、企業面臨“產能過剩”和“三角債”雙重困擾、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階段等共同成為經濟下行推力。
 
盡管面對諸多困難,但是相比於3年前,中國經濟此時的處境與彼時已經大不相同。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方針指導下,經濟增速的主動回調、經濟改革的逐步推進無疑讓中國經濟實現保增長的目標更有底氣。
 
“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有其合理性,是主動調控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徐洪才對本報記者表示,增速放緩主要是因為外需減弱和前期宏觀調控、抑制通脹政策的效果逐漸顯現。但是,目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潛能還是存在的,近期出現調整也有其內在原因,經濟增長還在相對合理區間內,因此不大可能出現硬著陸。雖然7.6%增速相對於年初目標來說有些偏低,但還是合理的。從世界范圍來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這樣的增速都還是不低的。
 
未來高速增長仍具潛力
 
然而,面對經濟增速的再次“破八”,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紅利已經消失殆盡了嗎?是否還能像從前那樣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呢?
 
“中國經濟未來應更多關注增長的質量。”徐洪才表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還遠未透支。因為未來二三十年內,中國農村城鎮化的歷史進程還必將延續,這個過程中必然產生消費需求升級。在從農民到市民身份的轉變過程中,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消費結構都和從前不一樣了,這種全方位的轉變會繼續拉動消費需求,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在農村變成城鎮后,包括水電氣、交通、醫療衛生、教育的公用事業的投資都要持續跟進,這說明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依然存在,保持高速增長的時期還遠未結束,依然存在發展潛力。此外,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提供保障老年人生活的服務型社會,也需要投資和消費結構的轉型。
 
穩增長不留后遺症
 
面對“穩增長”這個全世界的難題,中國經濟如何才能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速,而不是通過簡單地放鬆調控政策,重返過去不重質量的“高增長”呢?
 
“穩增長不能走老路,過度依賴政府投資和依靠房市推動,不能透支未來留下負作用和后遺症。”辜勝阻表示,中國經濟隻能走新路:通過減稅費和壟斷行業改革,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建立促進消費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欠發達地區的后發優勢,在“東慢中快”和“東慢西快”的形勢下,把中西部打造成“穩增長”的新引擎。
 
徐洪才表示,要避免經濟重量不重質的增長,關鍵在於不能再鼓勵政府去主導和驅動投資,因為這種投資效率很低,而且會繼續強化國有企業的壟斷。保增長的關鍵是政府要創造機會引進更多的民間資本,創造寬鬆公平的市場和政策環境,讓民間資本施展拳腳,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而不是越俎代庖,什麼都由政府來做。此外,要增加民生領域的投資,尤其是關系到老百姓生活的,有利於增加老百姓就業機會及收入的,而不是繼續投資產能過剩領域。
 
“中國經濟要保持高速增長就必須找到突破口,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制度創新。”徐洪才說。 (本報記者 周小苑)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7月17日   第 02 版)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