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國際原材料暴跌現前兆

“超級周期”或將結束

2012年07月17日09:48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008年,國際大宗商品呈現出一輪過山車行情,而如今,這種情形再現。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稱,一些投資者對所謂的大宗商品“超級周期”提出質疑。日本的《選擇》雜志刊登的一篇文章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這是資源行情“暴跌”的預兆。

暴跌的商品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自去年12月起開始反彈。人們一度以為,隨著美國經濟復蘇以及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樂觀情緒的感染,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會走出一段牛市。

然而形勢急轉直下,從今年4月至今,從石油到銅,大宗商品價格一直大幅下跌,資金正在流出該行業。投資者不再相信“超級周期”一說,根據該學說,受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大宗商品價格將持續上漲。

隨著美國糟糕的就業數據出台,以及日益嚴峻的歐債危機,再加上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業內人士指出,大宗商品已經“不再是以前那種令人著迷的資產類別”。據巴克萊估計,由於對上述情況的擔憂,今年5月有82億美元流出。這是歷史上第二大月度資金流出規模。

瑞士銀行上周下調了多種金屬2012年的價格預期,預計大宗商品還會經過一輪下跌。該行對鋅、鈀和銠價預期的下調幅度最大,分別為12%、12%和19%。今年銅價預期下調3%,鋁價預期下調6%。

有美國的經濟學家綜合考慮了多種因素(如前列舉),認為油價將崩盤,到11月,油價將跌至每桶40美元。花旗銀行的分析師雖也認同下跌的觀點,但認為布倫特油價可能跌至70多美元一桶。在美國交易的石油價格可能跌至60美元一桶。

為什麼變化

如前所述,經濟低迷造成的供需變化直接導致了大宗商品的暴跌。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這種暴跌現象發生了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對日后大宗商品的價格有著重要作用。

世界性的節能潮流是不能避過的因素。日本媒體分析,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世界經濟在增長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全球鋼鐵產量在1997年為7.5億噸,2011年這個數字是14.9億噸,15年間翻了一番。同樣,銅礦石產量在同一時期也從1000萬噸增至1600萬噸,增幅達60%。而現在,世界上興起的節能潮影響了資源的需求。

天然氣價格的暴跌可能波及石油和煤炭。有專家分析,由於頁岩氣的大幅增產,美國的天然氣價格迅速降低。天然氣開始蠶食煤炭在發電領域、石油在汽車燃料領域的份額。

資源的回收再利用也正在地球上不斷堆積,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抑制著新開發資源的需求。

而令人擔憂的是,在經濟低迷的同時生產商卻沒有減產,造成了大量的庫存。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儲油設施接近滿溢水平。一家金屬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美國其它地方,5月平軋鋼板庫存上升至2008年以來月度第二高的位置。

政府數據表明,截至6月下旬,中國鐵礦石庫存達到9676萬噸。

可能的影響

上周五,紐約市場油價報收於每桶87.10美元,上漲1.18%,金價收於每盎司1592美元,漲1.71%。盡管目前看來,大宗商品價格還有反彈的傾向,但不改長期的頹勢。

分析者認為,目前資源價格維持在高位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地緣政治上的風險,如伊朗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另一個是對中國因素的看重。因為隻要經濟減速,中國政府必然會出手相救,經濟重新加速,需求自然上升。

不過,從目前看來,中國經濟高需求期已經結束,一旦資源價格暴跌成為市場共識,人們便會一哄而散。

俄羅斯的戰略分析者已經在考慮油價下跌后俄羅斯的出路問題,強調俄羅斯經濟應該多元化。總統普京也承認,俄羅斯亟須打造不被油價左右的新經濟。

能源安全問題專家也對油價下跌對產油國的社會影響作出了分析,認為,在空閑資金減少的情況下,民眾往往會更密切地審視周圍環境,而在他們對所見感到不滿時,就開始尋找替罪羊。(本報記者 楊子岩)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7月17日   第 06 版)

(責編: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