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東盟聲明“破例” 維護了原則

華益文   

2012年07月21日09:03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7月20日,東盟外長發表了關於南海問題六條原則的簡短聲明,算是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上周東盟外長會未能如期發表聯合公報的缺憾。

上述六條原則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落實《宣言》后續行動指針以及中國同東盟有關國家的雙邊政治文件所確立的原則基本一致,同去年東盟外長會聯合公報有關內容相比也沒有實質性變化。換句話說,中國對這些原則並沒有異議。

據報道,這些要點本來就包含在柬埔寨最初提交給東盟外長會的聯合公報草案中。由於菲律賓、越南堅持把黃岩島事態塞入聯合公報,企圖把個別國家的片面立場轉變為東盟的整體共識,因此受到東盟其他國家的抵制。上述六條原則聲明仍然沒有接受菲律賓等國的片面要求。

東盟外長會聯合公報“難產”,並最終“流產”,不是東盟國家所期望的,也不是中國所願意看到的。事實上,菲律賓等極個別國家隻顧本國私利,“固執”地把私貨強加給東盟其他國家,即使造成公報“流產”也在所不惜,這才是損害了“協商一致”原則,是始作俑者。說白了,他們這是存心給主席國出難題,給東盟協商添堵。

聯合公報“流產”更不是中國的錯。南海問題隻存在於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之間,不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問題。中國之所以主張通過聲索國雙邊談判和平解決爭議,反對將南海問題國際化,並非中國害怕國際化。中國一再告誡有關各方,國際化隻能意味著復雜化。國際化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給中國與東盟之間甚至東盟內部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話音未落,菲律賓、越南等國在本屆東盟地區論壇系列外長會期間所作所為及其引起的輿論反響印証了中方的擔憂。

一些東盟國家和輿論之所以對聯合公報“流產”耿耿於懷,還在於他們感到心目中的東盟“團結”和“主導地位”受到“動搖”。誠然,東盟十分看重內部團結和東盟在地區事務上的主導地位。實際上,中國不僅一直全力支持東盟的主導地位,而且也敦促其他域外國家,特別是新加入東亞峰會的域外國家支持東盟繼續坐在“駕駛員”的位置上,反對個別國家有意無意地搶奪東盟的“方向盤”。

但這種“團結”和“主導地位”也要講原則,要看在具體問題上是否考慮到了東盟的整體利益,考慮到中國與東盟關系的大局?據介紹,聯合公報草案有132段,其中4段有關南海問題,4段中隻有一段各方有爭議,恰恰這一條同東盟其他國家的關切相抵觸,同中國的立場相對立。假若這條“協商一致”通過了,雖一時顯示了東盟的所謂“團結”,但這種建立在損害中國利益、不顧中方核心關切基礎上的“協商一致”和“主導地位”,難道能夠持續嗎?難道符合東盟和地區的長遠利益嗎?

東盟圍繞外長會聯合公報涉南海問題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這看起來有些折騰,個別國家的企圖也沒有得逞,部分東盟國家還產生了挫折感。中國根本不會把這當成自己的勝利,但這畢竟是東盟個別國家掀起的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值得相關國家反思。

中國一貫重視與東盟的關系,致力於推進同東盟的互利共贏。為了地區合作大局,必須再次告誡個別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別再折騰。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責編:趙磊、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