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電子商務的“怪象”疑問:為何忽視用戶體驗?

2012年09月05日09:59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此前,樂淘網創始人畢勝曾在一次演講中尖銳地提出了“電子商務是騙局”。他認為電商行業表面繁榮,實則浮躁,是一種完全不賺錢的模式。而與畢勝的觀點相呼應的,是電商行業的投資銳減。電商行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疑問1】 做“量”是未來嗎?
 
以國外電商模板亞馬遜為例,它熬到創立后第8年才止住虧損,燒掉了風險投資的巨額美金。亞馬遜自營電商至今仍呈現微利運營,但由於用戶量龐大,利潤仍比較可觀。
 
於是,大部分電商都寄希望於做“量”,拼到業內老大老二之時,掌控定價權。
 
一位投行人士對記者稱,國內純互聯網電商和傳統領域后來開發線上業務的公司,對電商理解也存在差異,“游戲規則並不一致”。
 
他表示,“作為傳統領域特別是上市公司發展電子商務,如蘇寧。它需要遵守國內資本市場慣例,有硬性業績要求作為標准。純電商企業瞄准國外資本市場,更多立足於行業指標,迎合VC的估值參考。”
 
銀泰資本高級合伙人郭佳向記者描述,她眼中的電商從來不是一個“性感”的行業,“一隻辛辛苦苦的小螞蟻,頭上頂著一台電腦。”她表示,其實現在很多小的電商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模式,並實現了盈利,但他們都比較低調,“公眾的注意力被那些高調的電商吸引,談論時又不太嚴肅。”
 
【疑問2】 為何要去做全品類?
 
“國內的電商等不到做大的一天,沒有未來可講。”IT評論家賈敬華向記者描述了國內電商的怪圈。
 
“越來越多電商跟進,一起去拼這個市場。風投最終被電商平台綁架。不投資,先前的錢打水漂了,投資,看不到盈利。”賈敬華表示。
 
他認為,這種模式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電商瘋狂的燒錢需要風投新的投入,就要擴大銷售規模,繼續沖量。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當當網賣圖書,京東商城賣3C好好的,非要擴大到全品類的原因。”
 
而這種模式帶來的影響是顧客不存在忠誠度,因為電商哪樣做得都不精。
 
賈敬華稱,造成上述怪圈的責任之一,在於國內法制不健全。“國內電商成本太高,物流中心、平台、快遞物流、廣告促銷都在砸錢。特別是廣告促銷,流量和銷量很多時候都是這些頂著,一減少投入,銷量就往下掉。甚至有時候,以低於傳統進貨的價格賣出,這已經觸及惡意傾銷了。不過,國內沒有嚴格的立法規范。這個市場就變得很亂。”
 
【疑問3】 為何忽視用戶體驗?
 
幫5買CEO尹汝杰多年前曾在美建立過比較購物網站,和在線比價及產品調研公司,現在進入中國市場創業,對中國和國外電商環境頗有感觸。
 
“中國電商現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是不重視用戶體驗,隻注重通過營銷推廣帶來短期收益。這是由其‘投資驅動’而非‘盈利驅動’的商業模式決定的。”尹汝杰認為,“電商必須熟悉並研究自己的產品和用戶,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滿足用戶需求。”
 
尹汝杰介紹說,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美國的zappos.com,是一家專注於鞋類的電商,經歷了美國的網絡泡沫時代,但是仍然獲得巨大的成功。他們非常重視用戶體驗。
 
“在亞馬遜,權力最大的是客服部門。用戶有時候甚至直接把問題發給CEO貝索斯。”尹汝杰說。
 
他表示,國外的電商非常重視搜索引擎的使用,“中國的網購用戶規模仍然在不斷增長,通過技術提升用戶體驗,能從增長的用戶中分化出更值得電商長期培養的細分用戶群體。”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