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幸福高原合家歡:紙上乾坤 暗香浮動

2012年09月25日17:27    來源:西藏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當我們驅車前去採訪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藏族造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次仁多杰老人時,正值狼毒草開花的季節。在山路兩旁,這種美麗的花朵到處迎風搖曳,仿佛正歡迎我們來到藏紙的故鄉。

這種微含毒性、牲畜都不吃的狼毒草,正是制作雪拉藏紙的主要原材料。

沒想到的是,和次仁多杰沒聊多久,62歲的老人就告訴記者,現在制作藏紙最大的困難就是原材料短缺。這讓人奇怪,路旁不是見到很多狼毒草嗎?但次仁多杰說,隻有生長20年以上的狼毒草根莖才能制作藏紙,而且隻能在每年的6、7月採集,過了這個時間也不行。

這是個認真的老人,從事的也是一項認真的技藝。

在次仁多杰的記憶裡,他們家世代制作藏紙,爺爺次久、父親巴珠、叔叔果果都是制作藏紙的手工藝人。從他記事起,就常常幫家人採集狼毒草,幫忙干各種雜活。但是要真正學會制紙並不容易,這需要認真的態度和熟稔的技藝。因此,直到18歲,次仁多杰才有能力獨立制作藏紙。

雖然學會了做藏紙,但當時藏紙沒有銷路。迫於生計,次仁多杰隻好去學了3年木匠,還做了13年的大隊會計。生活是沒有困難,但他的心裡總是惦記著藏紙。潔白如雪、柔韌有聲的藏紙,是他的熱愛,也讓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將藏紙傳承下去。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受到新型紙張的沖擊,曾經輝煌上千年的雪拉藏紙業衰落了,甚至整個雪拉村一度沒有人制作藏紙。大家紛紛外出打工,或搞起了多種經營,生活也都紅紅火火。

可次仁多杰卻放下了別的事情,帶著大兒子格桑旦增和小兒子普瓊,認真地在家做起了藏紙。周邊很多地方的群眾不願意他到自家的山頭採挖狼毒草,他就到處求人、花錢收購﹔藏紙銷路不暢,他就在傳統藏紙的基礎上研發了藏紙著色技藝,並開發了中間夾帶牛毛或花草的藏紙,用來制作藏紙燈罩、筆記本等旅游產品……一家幾個人共同努力,再加上種田收入,日子過得倒還不錯。去年,一家9口人總收入三四萬元,其中制作銷售藏紙的純利潤有2萬多元,在村裡算是中等水平。

當然,這離藏紙的做大做強,顯然還相差甚遠。

去年,尼木縣建成了扶貧開發手工藝園,次仁多杰作為縣裡唯一的藏紙家庭式作坊,也免費搬到這裡,擁有了一處200多平方米的場地,解決了在家裡制作藏紙地方狹小、水源短缺等多種困難。但是,藏紙制作工藝所面臨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次仁多杰告訴記者,現在,收購1斤剛採挖的狼毒草根莖要1元錢,就這也收購不到,現在每天收購的狼毒草根還不夠做兩大張藏紙。不僅原材料匱乏、制作工藝復雜,而且銷路也是個大問題。次仁多杰從電視裡學來了一些制作簡單旅游產品的方法,但由於沒有專業的設計研發,既沒有形成規模,也很難有大的商機。而且,兩個兒子的積極性也不高,因為藏紙制作復雜,又花費時間和精力,收益卻還不如外出打工。

這些,都讓次仁多杰很是擔心。他不希望藏紙的制作技藝就這樣逐漸衰落甚至消失。但是,充滿責任心的他對未來還是充滿希望:“隻要有政府扶持,如果再能開發出新型、受歡迎的藏紙旅游產品,雪拉藏紙就一定能發揚光大!”

離開次仁多杰的家,他帶我們來到位於尼木縣城的扶貧開發手工藝園藏紙作坊。翻動著次仁多杰研制的一張張夾著花瓣的藏紙,仿佛能看到他們一家多少代人為制紙付出的心血,仿佛能看到他們的堅守和努力,也仿佛嗅到了藏紙內的暗香浮動。

雪拉藏紙人家

主題詞:拉薩尼木縣﹔塔榮鎮雪拉村﹔尼木紙﹔狼毒草

歷史與特色:

尼木紙是西藏傳統的三大藏紙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曾經享譽區內外。尼木藏紙因採用高原常見的狼毒草為原料,微有毒性,因此具有不怕虫蛀鼠咬、不腐爛、不變色、質地堅韌、不易撕破、耐磨、疊后不留折痕等特點,被大量用於宗教典籍、官方文件及契約的書寫和印刷,有的至今已保存千年仍完好無損。

目前,傳承千年的藏紙制造技藝仍處於傳統的手工生產階段。由於現代造紙技術的發達,使傳統的藏紙相形見絀,加上原材料減少、銷路不暢,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增收致富的渠道越來越多,制造藏紙不再是雪拉村民唯一的選擇。

近年來,藏族造紙技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地政府也建立了民族手工藝園加以扶持。但這一傳統技藝的保護與傳承,仍任重而道遠。

(責編: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