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達西村:從貧困到小康的蛻變秘訣

2012年09月27日10:49    來源:新疆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筆直的柏油路,穿梭的小汽車,茂密的防護林,整齊劃一的住宅群,這是記者在地處塔裡木河和孔雀河交界處的達西村看到的新景象。

達西村曾是“一年四季白茫茫,隻見播種不見糧”的貧困村。二十多年來,達西村依靠黨的富民政策和科學技術,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充分發揮地緣優勢,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小康村、紅旗村。1300人的達西村,2012年村集體資產達2580萬元,其中流動資金580萬元。人均收入近兩萬元。全村350戶農民家庭全部搬進了抗震安居房,其中有75戶喜遷別墅,178戶村民擁有了私家車。

這幾年發展起來的達西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榜樣。

達西村教育基地專職講解員、村委會副主任吾斯滿·哈力克說,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這裡考察學習。

“達西村一直強調想要富口袋,必先富腦袋,富腦袋甚至比富口袋更重要……”9月20日,村支部書記沙吾爾·芒力克對前來參觀考察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青干班的學員介紹達西村發展歷程時說。

“聽了老書記的講解,我越來越理解,達西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依靠的是胡錦濤總書記對他們的鼓勵、農民個人素質的提高和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第二次來考察學習的青干學員張根濤深有感悟地對記者說。

2002年,達西村在當地已率先發展起來,但這並沒有讓老書記沙吾爾滿意,他在學習華西村發展經驗中找到了達西村的差距:這就是“村民沒有文化,不懂科學種田!”

“如果我們不學習科學的種田知識,那還算什麼新型農民?”沙吾爾在村民大會上說,並由此開始了他的“要想富口袋,必先富腦袋”工程。

今年56歲杜孟河,是村裡最早拿上農民技師証書之一的人。“那會兒,老書記從縣裡請來了文化教員和農業技術人員,在村裡辦起了農民業余科技文化學習班,幫助我們學習文化知識、生產技術,更新我們的思想觀念,他要求我們必須學習和掌握一門技術。”

同時村裡制定政策鼓勵村民自覺學習,提高個人素質。回鄉大學生、會計吐爾遜·阿西介紹,全村的18項惠民補貼中有4項與學習有關。

“全村現在有104人有農業技師証書。”沙吾爾書記自豪地說。他從抽屜裡拿出一本農業技師証書,記者一看,是一位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現任的9名村干部中,有3個本科、2個中專、4個高中學歷,而過去的村干部有一半多都是文盲啊!”

沙吾爾回憶說,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回信提出“鼓勵青年不斷學習知識技能,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鞏固和振興祖國西部邊陲再創佳績、再立新功”的要求,讓他明白:“科技是一把鑰匙。不學科技,我們的農作物產量就提不高,經濟就發展不上去。”於是,沙吾爾在村裡成立了“農業科學技術協會”,並尋思在村裡找一幫帶頭科學種植、養殖的人。

吐爾遜·艾山是香梨種植的帶頭人。9月20日,在吐爾遜別墅旁的果園裡,記者品嘗了他8年前從若羌縣引進的紅棗。作為村裡香梨、棗樹科技示范戶,“每年一到12月就開始忙了,我要為年輕人講解果樹嫁接、剪枝技術,他們現在學習的熱情很高。村裡已經有十幾戶村民在我的幫助下種上了紅棗。”如今,全村有184個“農業科技示范戶”。

隨著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讓部分農民走出土地。

在團結路自由市場一家門面房,巴哈古麗·馬木提正在為客戶挑選服裝。“前幾年,多虧沙吾爾書記多次來我家,讓我們採用棉花節水滴灌新技術,我的兩兒子才從地裡走出來,到市場搞經營。”家裡的200多畝地就由丈夫滿蘇爾· 熱木吐力一個人種,實在忙的時候就顧幾個人幫忙。巴哈古麗的兩個兒子也在市場裡各有自己的門面房。“現在我們一家一年的收入也有40多萬元。我家住的也是別墅。” 巴哈古麗對記者說。

全村有138戶、600多人在縣城從事商業、餐飲服務業等三產,涉及17個行業。沙吾爾向記者介紹。

在達西村入口處記者看到:總投資940萬元、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700平方米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在緊張地施工。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集文化、教育、培訓為一體,將達西村特有文化與當地特色旅游有機融合,實施開展達西紅色旅游,將極大地豐富達西村的文化內涵 。

這昭示:被譽為“南疆第一村”的達西村又將開始一次新的蛻變!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