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飲水思源”成倫敦華埠新地標 打造藝術品牌

2012年10月07日16: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最新一期《歐洲時報》英國版報道,在倫敦華埠創作全新雕塑評選活動中,新加波藝術家蔡汶家的作品“飲水思源”(Flowing)在參賽的49位亞裔藝術家的作品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作為倫敦華埠新地標,將“水元素”和中國書法藝術完美結合的雕塑“飲水思源”將“爬”上華埠的一座外牆,此工程將於2013年春季完工並與公眾見面。

“持續發展”(SUSTAIN)是英國“華端口藝廊”的藝術項目。參加作品來自49位不同的亞裔藝術家。初選中有15位雕塑家入圍,之后再選出最后四名。他們分別是來自中國內地的Beili Liu(音譯),作品名是99朵林芝,來自新加坡的蔡汶家,作品名是Flowing飲水思源,日本藝術家Yodogawa Technique(創作了很多用可回收材料制作的藝術品),和來自菲律賓的Isabel &Alfredo Aquilizan。來自新加坡的蔡汶家最終獲勝。

“這次很榮幸應得到倫敦唐人街的雕塑項目,是我所受的教育灌輸的思想,是一種美德,知恩圖報,對社會、國家、世界每個人都應該維護的精神以及責任,不只是人類之間。相處之道,也是對居住的環境,地球的感恩。保護是最好的回報。”蔡汶家在獲獎后感慨地說。

蔡汶家是新加坡著名的雕塑家,在過去十年間嶄露頭角,在新加坡,澳大利亞和中國特地均獲委將創作公共藝術品。他以書法為題創作的小雕塑,更是不少收藏家的珍藏。這是蔡汶家第一次獲委為英國設計公共藝術品,讓英國民眾可近距離欣賞他的作品。

蔡汶家從大自然取得靈感,創造出令人深思和奪目的藝術作品,深受藝術界的推崇。“飲水思源”將會在挂滿霓虹燈招牌的倫敦市中心中出現,顯露蔡汶家從中國書法取得靈感、獨特的成名風格。

華埠藝廊創意總監、此次活動評委謝家聲說:“舉辦這個為中國城定制新雕塑的活動的原因是想要重建中國城的品牌,將它變為中國文化與藝術的交流地,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吃飯的地方,那是我們第一代海外華僑主要做的事情,但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更感興趣在英國生活的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並且我們想在藝術的領域展現我們自己,去探索我們文化的背景,同時也是告訴我們不要忘記我們文化的根源,這對於持續發展,是個完美的詮釋。”

“這個作品讓我很有感受,我們都是中國人,離鄉背景,始終我們是龍的傳人,這很重要。讓我們聯想到,天地與自然是不可以分開的。”倫敦華人社區中心主席丘玉雲也深有感觸地說。“華埠藝廊”(CHINATOWN ARTS SPACE)於2005年成立,是一個非牟利的藝術團體。

“華埠藝廊”針對英國對亞裔(BRITISH EAST ASIAN)表演者及視覺藝術家支持不足,為他們提供支持及進行推廣。“華埠藝廊”推動傳統東方藝術,也鼓勵當代的創作,其中以協力創作及跨藝術形式創作為重點。“華端口藝廊”目標是要向英國的民眾推廣亞裔優秀的藝術家及他們的作品,其中特別以兒童及青少年為主,透過認識亞裔的藝術作品,帶來娛樂,提供教育及促進社會融和。(歐洲時報記者余梁意)

(責編:馮慧)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