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中國高技術公司為何難進入美國市場?

2012年10月11日09:10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10月8日公布一份所謂調查報告,指控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不明智政治之舉有礙中美經貿合作的健康發展。背離事實、滿紙偏執的報告,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惡性膨脹,是杯弓蛇影的自我驚擾,同時也暴露了美國這個“法治至上”國家大搞“有罪推定”的丑態。 新華社發 趙乃育 作

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王建華 任沁沁 王曉潔)美國國會關於“威脅國家安全”的報告不僅重創了世界級通訊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在美業務前景,而且實際上也嚇阻著幾乎所有中國高技術類公司莫入美國市場以獲取商業利潤和提升國際競爭力。

更糟糕的是,美國國會這份駭人聽聞的報告很可能會損害中國高技術公司的國際形象,並很可能被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仿效,以類似的理由和借口阻撓中國高技術公司進入本國市場開展業務。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本周一發表報告指控華為和中興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並建議排除使用華為和中興的通訊設備及零件以及禁止涉及華為和中興的並購活動,甚至還敦促進行相關立法。

透過這份充斥主觀猜忌、缺乏事實依據的報告以及打著老牌情報機構烙印的敵意觀點,人們應該看到其背后彌漫的、錯綜復雜的、可隨意組合利用的因素,共同構筑了阻撓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高技術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的堅固壁壘,以阻止它們發展壯大,而無論它們姓“公”還是姓“私”。

“威脅或危害國家安全”是美國政治阻撓中國高技術公司的最厲害武器,它可以堂而皇之地不顧自己“自由市場規則”的一貫標榜,並可以引起其國內共鳴,因為其多年苦心經營的“中國威脅論”在美國頗具市場人氣,亦因為美國自己擁有以出口技術產品后門程序攻擊別國來維護地區和全球利益的隱秘實踐紀錄。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些美國政客自然不會放過以“威脅或危害國家安全”為由“丑化”中國、阻撓中國高技術公司的機會。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美國都能以種種借口指責其“受中國政府的操控”。

實際上,近幾年華為在美業務已經受到“威脅或危害國家安全”指控的嚴重干擾,成為這種政治攻擊的犧牲品。例如,2007年華為聯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貝恩資本競購網絡公司3Com Corp的夭折,2010年華為收購服務器技術公司3Leaf Systems交易的流產,2010年華為收購摩托羅拉無線網絡業務的泡湯。

意識形態和社會觀念的迥異是美國政客阻撓中國高技術公司的另一大利用工具,而且揮舞起來也頗具威力和效力。蘇州大學商學院特聘教授董潔林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與中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同,美國政府和社會一直信奉“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冷戰對峙已久,且在社會民眾眼中也是水火不容。

董潔林說,無論是產權結構還是公司治理,中國國有企業在美國民眾眼中都是另一個世界的“奇怪物種”,混雜著一些美國政客和社會精英所指責的“共產主義”和“國家資本主義”的影子,不論事實是否如此,這個印象已然是根深蒂固的,難以在短時期內改變,這種懷疑的眼神也讓中國私營企業連帶受害。

(責編:馮慧)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