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創投

中國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倒計時”

2012年11月15日08:1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電 14日上午,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大會號召全黨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閉幕的那一刻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倒計時’就已開啟。”來自上海的十八大代表焦揚說。

一字之變:倒計時開始

“小康”一詞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早見於《詩經·大雅》民勞篇:“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輕徭薄賦,予民休息,讓老百姓過上小安康樂的日子。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給“小康”一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提出到200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人均GDP達到800美元,基本實現總體小康。

21世紀之初,中國總體上實現了小康。

2002年,面對社會發展不平衡,城鄉差別、區域差別很大的現狀,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人民描繪了一幅清晰的圖景。

“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伴隨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中國吹響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軍的號角。

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引起外界普遍關注。分析人士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已進入“倒計時”。

全面小康:離我們還有多遠?

2003年初,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開始研究制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2007年進行了修訂。這套指標體系由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質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資源環境6個方面23項指標組成。

2011年底,這家官方研究機構發布的《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2011)》表明,2010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達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2.05個百分點。

從經濟發展到社會和諧,從生活質量到民主法制,從文化教育到資源環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6大方面的實現程度都有較大提高。以“生活質量”為例:2010年中國在生活質量方面的實現程度為86.4%,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程度為67%,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較大﹔恩格爾系數為38.4%,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27平方米,均達到預定目標﹔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6.4?,實現程度為73.2%﹔平均預期壽命實現程度為98%。

監測同時顯示,中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在10年間均有明顯提升,2010年分別為88.0%、77.7%、71.4%和82.3%。

專家指出,按照2000年到2010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年均提高2個多百分點的速度,中國完全有希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重申了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此時此刻,我們正處於近代以來中國歷史上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重要時刻,我們既倍加自豪,又對黨和人民確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堅定,對黨肩負的歷史責任倍加清醒。”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說。

(責任編輯:姚麗娜)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珠海航展空中獻技珠海航展空中獻技
  • 太平洋上空日全食太平洋上空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