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加快制度設計頂層推動 打破資源壟斷行政掣肘 

穩增長需大力釋放改革紅利(熱點聚焦)

2012年12月01日15:26|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日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表示,我國30多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開放,甜頭已經嘗到。在新的起點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群眾過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開放。這是我國發展的最大“紅利”。有關專家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既要穩增長,又要調結構,可謂任重道遠。要想兼顧兩個目標,必須通過深入挖掘釋放改革紅利來實現。

  前30年改革紅利在消失

  過去30年,中國通過一系列改革發展成為全球最大制造業大國和出口大國,並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的生活也一天天富裕起來。然而,俗話說“30年河東,30年河西”,前30年中國通過改革釋放出的紅利正在消失,未來30年經濟增長的紅利需要人們重新去探索和挖掘。

  “過去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得益於低勞動力成本、高儲蓄、高投資、高資本形成。然而隨著全球經濟危機和供給沖擊的影響,依靠人口紅利、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和環境成本形成的所謂‘投資成本窪地’效應逐步減弱,‘低要素成本’時代一去不返,中國以往的國家盈利模式,在大多數要素價格上漲面前已經發出預警。”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如是分析。

  張茉楠認為,今年以來,在內外需求萎縮、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的疊加作用下,中國經濟面臨著金融危機以來第二次的增長威脅:投資、消費、出口同步回落,供給端與需求端同步趨緊。企業利潤率、財政收入、工業生產、出口訂單等全面下滑。她表示,一直靠低價格補貼全球化紅利的中國正走上一條要素價值重估的調整之路,中國必須超越低成本優勢才能真正挖掘經濟增長潛力。

  改革可使經濟維持8%增長

  專家指出,中國經濟如今面臨著低成本增長模式難以維持、出口發動機減速、消費馬車尚未啟動、投資驅動型經濟走到盡頭等困境,要想繼續前進,必需對改革紅利提出更大要求。李克強指出:“結構調整中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把穩增長與調結構、抓改革結合起來,可以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可持續性。”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區副主席哈繼銘認為,從中長期看,改革開放是未來中國最大的紅利,這要求提高效率,實現要素價格的市場化,還需要收入分配的改革,促進低收入地區更高水平的增長,更多發展服務業。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兼首席經濟師范劍平分析說,如果能獲得改革紅利,至少在“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維持8%的增長應該沒問題。

  “當中國低成本優勢和廉價資本紅利不再的時候,中國必須通過技術創新、人力資本積累、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來化解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加快從價值鏈的低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張茉楠認為,告別經濟低效增長的模式將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持久性挑戰。

  調整利益結構引導改革深入

  專家指出,未來改革需實現三個由外向內的重大調整和轉變。張茉楠表示,一是外延型經濟增長向內涵型經濟增長的轉變。過分依賴增加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的增長方式已經難以持續,中國需要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加速人力資本形成、技術進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對經濟增長的溢出作用。二是由外向型經濟增長向內需型經濟增長轉變。如今,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的主要供給方,正面臨著外部需求不足的問題,這種趨勢倒逼中國發展驅動轉向內需。三是由主要依賴國際資本向培育壯大本土資本轉變。

  張茉楠認為,新一輪改革重點首先必須打破資源壟斷和權力循環,把經濟公平、社會公平擺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其次,要想把改革引向深入,必須對中國已有的利益結構做出調整,這勢必要對存量進行改革。第三,政府不能替代市場,市場也不能替代政府,既要打破壟斷資源,減少市場扭曲和負的外部性,更要減少政府行為的盲目性,降低改革的風險與成本。最后,改革還要落實到行動。中國經濟改革必須“頂層設計”才能“綱舉目張”。唯有通過上下互動,以及底層的不斷試錯,逐步積累經驗才可能真正激發出改革和創造的活力,並找到適合於自身的改革模式和范本。

(責編:王昕)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