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莫言演講揭作品創作靈感"生死疲勞"出自佛教

2012年12月08日09: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名    字號:
摘要:北京時間今日凌晨,中國作家莫言來到瑞典學院演講廳,向外界發表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演說。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莫言的作品相繼在各地脫銷。人們非常好奇:這位來自高密小山村的作家是如何創作出這麼多高質量的作品的?他創作的源泉是什麼?

  中新網12月8日電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中國作家莫言來到瑞典學院演講廳,向外界發表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演說。

  現場座無虛席,各路記者嘉賓齊聚一堂。當地時間下午5點半,莫言身著黑灰色中山裝,面帶微笑准時出現在現場。全場起立鼓掌,歡迎這位新任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莫言的作品相繼在各地脫銷。人們非常好奇:這位來自高密小山村的作家是如何創作出這麼多高質量的作品的?他創作的源泉是什麼?

  每本書的創作靈感都不盡相同

  莫言說,每部小說的創作靈感都不盡相同,有些發端於夢境,有的源於現實,比如《透明的紅蘿卜》,這部作品就起源於他的一個夢。莫言強調,無論靈感起源於夢境還是發端於現實,都必須與個人經驗相結合,這樣才能創作出一部具有鮮明個性的、語言豐富多彩、結構匠心獨運的文學作品。

  《天堂蒜薹之歌》

  在這些作品中,莫言特別提到了《天堂蒜薹之歌》,莫言讓一個真正的說書人登場,並在書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莫言使用了這個說書人真實姓名,當然,他在書中的所有行為都是虛構。在莫言的寫作中曾過多次出現過這樣的現象,寫作之初,莫言使用了他們的真實姓名,希望能借此獲得一種親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后,莫言想為他們改換姓名時卻感到已經不可能了,因此也發生過與小說中人物同名者找到莫言父親發泄不滿的事情。遇到這樣的事情,莫言父親都以幽默的方式輕鬆化解。

  莫言說,在早期作品中,他作為一個現代的說書人,是隱藏在文本背后的。但從這部小說開始,他終於從后台跳到前台。如果說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語,目無讀者,從這本書開始,莫言感覺到自己是站在一個廣場上,面對著許多聽眾,繪聲繪色地講述。這是世界小說的傳統,更是中國小說的傳統。

  《生死疲勞》

  莫言說,這個書名來自佛教經典。為翻譯這個書名,各國的翻譯家都很頭痛。之所以以此為題,是因為莫言覺得佛教的許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識。人世中許多紛爭,在佛家的眼裡,是毫無疑義的。這樣一種崇高眼界下的人世,顯得十分可悲。

  莫言沒有把這部書寫成布道詞,寫的還是人的命運與人的情感,人的局限與人的寬容,以及人為追求幸福,堅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與犧牲。小說中那位以一己之身與時代潮流對抗的藍臉,在莫言心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這個人物的原型,是莫言鄰村的一位農民。童年時,莫言經常看到他推這一輛吱吱作響的木輪車,從家門前的道路上通過。給他拉車的,是一頭瘸腿的毛驢,為他牽驢的,是他小腳的妻子。這個奇怪的勞動組合,在當時的集體化社會裡,顯得那麼古怪和不合時宜,在我們這些孩子的眼裡,也把他們看成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小丑,一當他們從街上經過時,我們會充滿義憤地朝他們投擲石塊。事過多年,當莫言拿起筆來寫作時,這個人物,這個畫面,便浮現在腦海中。2005年,當莫言在一座廟宇裡看到“六道輪回”的壁畫時,莫言想到了如何將這個畫面融入到小說之中。

  (責編:dongle)

分享到:

(責編:劉凌)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