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上海人韓正【2】

2012年12月21日09: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從2003年2月至今,韓正作為上海“大管家”,親歷了這座城市的高速發展、轉型拐點、平穩慢增的不同時期。事實上,韓正自1975年12月參加工作以來,就沒有離開過上海的工作崗位,對於上海的特點、優勢、問題和挑戰,可能沒有人比他更加了解。

  “上海通”韓正

  韓正祖籍浙江慈溪,1954年4月生於上海。

  1975年韓正從上海徐匯一家起重安裝隊的倉庫管理員做起,后任上海大中華橡膠廠黨委書記、副廠長,37歲時出任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

  1992年,韓正擔任盧灣區區長,其間在華東師范大學完成國際關系與世界經濟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課程,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5年,韓正擔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兩年后躋身市委常委,成為副省級官員﹔一年后擔任上海副市長。

  2003年初,上海市第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當時尚不滿49歲的韓正高票當選為新一屆上海市長,從而成為上海50多年來最年輕的市長。

  2006年9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上海社保案被免職並立案調查,韓正代理上海市委書記。上海政界普遍認為,韓正臨危受命,實現了平穩過渡,而且政府作風更加務實。

  2007年3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被任命為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繼續擔任市長。此后韓正又與市委書記俞正聲“搭班子”。在其任期內,上海成功舉辦了世博會。

  轉型是必須的

  在韓正的10年市長之路上,上海也經歷了從高速發展到轉型升級的時代轉變。

  1992年至2007年,上海經濟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到2008年,上海GDP增長率為9.7%,17年來首次跌入個位數。2009年GDP增幅為8.2%,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並為1992年來的歷史最低。在2010年稍有回彈后,2011年GDP增速繼續放緩至8.2%,處於全國墊底水平。

  韓正曾表示,上海的問題不僅僅是金融危機帶來的問題,外患之外,更有內憂。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對此的解釋是,歸根到底是因為上海的增長條件變了,曾經大量土地閑置等待開發,曾經大量勞動力涌入供給豐裕,是支撐上海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條件。上海的“超常規發展”,帶來增長條件的劇烈變化,隨之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需求也會更加急迫。韓正曾多次強調,上海的土地、資源、環境,都不允許延續過去的增長模式。

  作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上海提出,要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同時制造業要向高端發展﹔另一方面,要逐步將一般制造業轉移出去。從2003年左右開始,包括上海紡織在內的一批國企和更多的民營制造企業,開始向江蘇、安徽、浙江等周邊省市轉移,有些以“飛地”的形式,在上海以外的地方開辟了新的上海企業產業園。

  這些舉措可能導致GDP的增速下降。韓正認為,這是上海必須走出的一步。

  讓社會活躍起來

  轉型的路充滿風險與挑戰。如何深化對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優化產業結構的認識,克服意識形態和官僚主義的阻力,甚至如何協調與中央的行動,都是微妙而復雜的問題。

  作為老工業基地,上海的國有企業特別強,經營性國有資產比例也很高。韓正在談及國企改革時曾表示,改革的方向,一定是開放性、市場化的重組。除了那些關系國計民生的產業和政府必須要承擔的基礎設施外,都要加快推進市場化。

  對於上海而言,如果國有企業改革不到位,私營企業的總量又不夠,經濟活力也就迸發不出來。但國企改革往往在體制、人事、市場化上都存在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上海的國企改革盡管推進了多年,依然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

  盡管在外界看來,上海是中國最有希望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但是,在過去10年間,如何保持經濟和社會的活力,卻是上海市政府最憂心的問題之一。

  上海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耀認為,上海的創新環境並不理想,高成本和體制的制約,使一些新興產業和企業幾乎得不到“試錯”的余地,上海的人才引進后繼乏力。在過去幾年間,包括俞正聲和韓正在內的上海黨政領導班子已經意識到,居住、教育和醫療保障等問題,正在逐漸使上海的人才優勢消失。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必將對法治環境、政府廉能、輿論公開、民主決策、人才吸納、企業創新、多元文化、社會寬容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社會管理方式越來越桎梏著上海的社會活力。

  韓正亦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說,上海經濟轉型的樞紐在於政府轉型。因為相對於制造業和房地產業等,以金融業為代表的現代高端服務業,其核心是人的創造性的智慧勞動,這使得它對制度、文化、法治環境等的要求更甚於對基礎設施、稅收優惠的要求。

  在韓正看來,上海的社會活力還不夠,而社會活力正是要依靠改革。政府要盡可能使用公共財政去購買公共服務。如果大量的社會組織發育起來,去從事社會活動,完成社會職能,社會就活躍起來了。

  (摘自2012年11月23日《經濟觀察報》)

分享到:

(責編:馮慧)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