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

網曝醬油醋塑化劑超白酒數倍 稱兩套標准沖突

2012年12月23日11:47    來源:漢網-長江日報        字號:
摘要:塑化劑危機持續發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創的同時,調味品、飲料企業也被卷入了這場風波。

塑化劑危機持續發酵

  塑化劑危機持續發酵

  塑化劑危機持續發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創的同時,調味品、飲料企業也被卷入了這場風波。

  “食用的醬油、醋、飲料裡面的塑化劑含量是酒的400倍。”北京綠腰食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龔也長在微博中語出驚人。短短一天,這條微博就被轉發15000余條。一時間,消費者人心惶惶。

  所謂的“塑化劑調味品”果真如傳言的一樣毒過白酒嗎?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上市公司卻堅稱自己產品不含塑化劑。

  “沒有哪一家企業敢保証其生產的產品全部不含塑化劑。”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的判斷,與龔也長基本一致。

  兩套標准前后沖突

  幾經周折,記者聯系到事件的始作俑者龔也長。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龔也長對“調味品塑化劑含量400倍白酒”的說法也有些“含糊”。

  “在微博中說食用的醬油、醋、飲料裡面的塑化劑含量是酒的400倍確實有點夸張。”龔也長改口稱,食品用香精香料中塑化劑最大殘留量標准比白酒行業中塑化劑最大殘留量確實高出很多倍。

  按龔也長的說法,我國並沒有明確規定,飲料、調味品塑化劑含量上限,衛生部於2011年先后下發的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文件和衛辦監督函[2011]773號文件,對於食品、調味品的檢測標准界定,存在明顯沖突。

  2011年6月,衛生部下發的[2011]551號文件中表示,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mg/kg、9.0mg/kg和0.3mg/kg。

  而2011年8月,衛生部卻又下發了[2011]773號文件,規定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總含量不超過60mg/kg的,可以允許繼續生產銷售和使用。

  從衛生部對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總含量不超過60mg/kg的規定來看,要比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殘留量高出數十倍。

  實際上,塑化劑標准的前后不一,幕后推手源自眾多國內食品巨頭的集體抗議。

  沒有哪一家企業敢保証產品不含塑化劑

  朱丹蓬對記者表示,香精香料是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原料的重要成分之一,但由於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都是成品,如果用香精香料的塑化劑總含量標准來作為調味品和飲料塑化劑總含量的標准不太恰當,如果以551號文件執行,對調味品和飲料來說又顯得過於嚴厲。

  同時,由於衛生部對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中所含塑化劑並沒有統一的標准,不僅讓消費者對醬油、醋、食用油等調味品和飲料裡面所含塑化劑標准模糊不清,也讓相關企業在控制和檢測塑化劑方面無明確的依據。

  朱丹蓬表示,在飲料和調味品的原料中,香精香料是主要成分之一,而衛生部專門就香精香料塑化劑最大殘留量做出了“高數字”標准,顯然是國內的香精香料中塑化劑含量較高,相關飲料和調味品含有塑化劑的概率較高。

  除了原料以外,調味品和飲料企業在生產線和包裝上如果有塑料裝置,則會加大產品存在塑化劑的風險,朱丹蓬透露,“特別是醋對塑料具有一定腐蝕性,在生產、包裝以及運輸過程中,有塑化劑轉移到產品中的可能性,因此沒有哪一家企業敢保証其生產的產品全部不含塑化劑。”據中國經營報

  塑化劑

  超標?

  北京綠腰食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龔也長微博報料稱,食用的醬油、醋、飲料裡面的塑化劑含量是酒的400倍

  塑化劑

  是工業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可合法用於工業用途。有機化學裡的國際化學命名叫:鄰苯二甲酸酯同系物。塑化劑的作用類似於人工荷爾蒙,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並促使女性性早熟,長期大量攝取會導致肝癌。

  國家檢測

  在醬油等調味品塑化劑含量檢測方面,國家現沒有獨立標准文件,而衛生部的兩份文件標准不一致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