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前后三十年 一條復興路(望海樓)

2013年01月08日08:2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以看待當代歷史為例,新中國可以分為改革開放前后的兩個時期,前后各約三十年。有些人認為這兩個三十年是相互“打架”的,毛澤東主政的時期和鄧小平開啟的新時期,毛和鄧好像完全成了“矛和盾”。這不是一種辯証看歷史的態度。客觀說,這兩個歷史時期是有重大區別,但也相互聯系,不能割裂來看。前后三十年,一條復興路。不要說這兩個三十年,往前數一百年,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們流血流汗,也都是在探求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中央黨校講,不能用后者否定前者,也不能用前者否定后者,應該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此基礎上來推進事業。

  鄧小平1992年講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不爭論”。不爭論空問題,是為了爭取時間改革開放干實事。20年后來看這三個字的分量,勝過千言萬語,中國國力在改革開放中強大了,社會財富在改革開放中增長了。

  當然,說“不爭論”,不是“沒有爭論”。人和人之間,群體和群體之間,利益不同,想法不同,這些年沒少爭論。對改革中的得失,包括對一些歷史問題,有不同看法在所難免。但是,既然要團結起來干一番事業,就需要“求同”,尋求最大限度的共識,形成共同理想,凝聚共同意志。

  以看待當代歷史為例,新中國可以分為改革開放前后的兩個時期,前后各約三十年。有些人認為這兩個三十年是相互“打架”的,毛澤東主政的時期和鄧小平開啟的新時期,毛和鄧好像完全成了“矛和盾”。這不是一種辯証看歷史的態度。客觀說,這兩個歷史時期是有重大區別,但也相互聯系,不能割裂來看。前后三十年,一條復興路。不要說這兩個三十年,往前數一百年,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們流血流汗,也都是在探求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中央黨校講,不能用后者否定前者,也不能用前者否定后者,應該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此基礎上來推進事業。

  這番講話,除力戒空談,務求實干之外,還有兩層意思啟人深思。

  其一是道路、理論、制度的自信。中國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被踩出來了。這時候,捧殺和抹黑也如影隨形而至。不要被捧殺忽悠,回首來時,不是鮮花滿山,而是荊棘遍地,多少犧牲多少陣痛才換來今天的成就,打量前路,也不是一馬平川,共同富裕、政治清明、民主法治、和諧美麗……每一步改革,都需要決斷和奮斗﹔不要被抹黑誤導,共同理想已經確立起來,道路自信已經堅定起來,對那些不同的聲音笑一笑,拿來合理善意的部分為己理論和制度添一點能量,接著走自己的路……每一個理想的實現,都需要自信和包容。

  其二是歷史意識的自覺。在新階段,中國需要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方位,不能在西方視野中來認識,西方經驗可借鑒卻不是標准,不能用它來標識中國道路的刻度。這就需要中國人拿出智慧,認真總結自己的歷史。“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對歷史的解釋權,不能拱手讓人,也不能讓人暗度陳倉、借尸還魂。

  從“五四”開始,中國人喜歡講“斷裂”,后一時期總是以否定前一時期的一切作為矯枉過正的開始。但歷史並非一次次“為了告別的聚會”。在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主題下,從晚清救亡圖存到當代強國富民的歷史,就展現出一條民族復興的清晰脈絡﹔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題下,改革開放前后的兩個時期,就展現出一條探索現代國家發展的內在理路。隻有當我們把歷史看成是一個連續的故事,我們才能看清自己的實踐,才能對實踐進行有效的理論總結,才能真正擺脫評價標准中的“西方魅影”,進而真正找到自信。

  否則,始終在他人的口水中度日,在他人的評點中過活。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又否定今天,一路否定下去,徹底虛無,隻能自亂陣腳、自毀長城。這一點,蘇共已有前車之鑒。

  (作者為本報編輯)

分享到:

(責編:馮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