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勇於改革的省部級官員

2013年01月11日09:0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是一個人心思變、除舊布新、興利除弊的關口。當時不只是中央最高層有一批立志改革的領導人,在省部級官員中,也出現了一些敢於從實際出發,突破陳規的杰出人物。

  被譽為“知青之父”的趙凡

  林乎加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是一個人心思變、除舊布新、興利除弊的關口。當時不只是中央最高層有一批立志改革的領導人,在省部級官員中,也出現了一些敢於從實際出發,突破陳規的杰出人物。

  林乎加

  回應考生上學要求

  津京試辦分校擴招

  其一是林乎加,他在1978年5月從上海市委書記調任天津市委第一書記。上任后,很多人向他反映,高考中分數及格的考生很多,但天津市的招生名額太少,這些人進不了大學。林乎加專門召開了一次教育口會議,把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的領導也請來,討論有沒有可能擴大招生,把考試合格的學生都錄取下來。與會者說,主要是校舍和宿舍容納不下。林乎加問,有沒有教師?他們說,有教師。林乎加說,可以招走讀生嘛!這樣就沒有宿舍問題了。這個想法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大家態度都很積極,提了很多建議,最后決定把一些中學拿出來做校舍,辦公經費和教師的工資,以及必要的試驗設備,由市財政負擔。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屬於教育部直接管理,需要向教育部請示。教育部當時的領導不太贊成這個做法,怕不能保証教學質量。林乎加認為,這些學生是經過考試超過及格線的。當時鄧小平和彭沖訪問朝鮮歸來,曾在天津住了兩天,對天津各項工作很支持。林乎加就給鄧小平寫了一封信,說明大學閑置教員很多,不能人盡其才。市裡有能力辦一些分校,讓更多的青年上大學,但教育部不太贊成。鄧小平很快批示:這是好事情,國家財政又不拿錢,可以讓他們試試嘛!得到批示后,天津就放手干起來了。依托已有的大學,天津自籌資金辦了10所分校,擴招了8000名學生。

  1978年10月,林乎加又調到北京任市委第一書記。當時,1978級新生已經入學。和天津相比,北京達到及格線而未能錄取的考生更多,社會反映更強烈。於是,林乎加先在市委會議上介紹了天津辦分校的做法,所有的人都贊成。接著,以北京市委名義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首都所有大學校長參加的會議。林乎加說,有那麼多考試合格的青年不能進學校讀書,這對他們不公平。可能他們一生再也不會有機會上大學了。希望在座的校長能夠支持市委辦分校的決定。這個決定當即得到了所有大學校長的支持。會后都表示,要千方百計地克服困難,盡早把分校辦起來。北京市委與各高校協商的結果是,由各校派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到分校主管教學,利用本校的教學設備來解決學生的實驗和實習問題。辦學經費和校舍由北京市解決。市政府決定,每個城區至少騰出兩所中學給大學辦分校,有條件的局、辦和大企業也要盡量提供校舍。教學經費需要好幾千萬,北京市壓縮了行政費用,還擠佔了基本建設經費。當時基本建設方面的負責人曾表示為難,最后還是服從了市委的決定。

  從1978年的11月開始醞釀,到1979年2月開學,短短的三個月,北京就建起了36所分校。1978年高考五門試卷的滿分是500分,凡是達到300分的北京考生都可以錄取。16800名青年,在1979年春天走進了大學課堂。就規模而言,北京市1978年擴大招生的幅度大大超過百分之百。但歷史已經証明,這次擴招的效果完全是正面的。分校畢業生與本校畢業生相比並不遜色,大多數都成為各行各業的專業骨干,還涌現一批杰出的人才。可惜,當時的教育部對此並不欣賞。他們傾向於限制考生年齡,讓高校以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為主,有社會經驗的大齡考生則分流到廣播電視大學等成人教育機構。這樣做雖然減輕了高考的競爭壓力,但不利於營建學生之間互相學習的氛圍,使校園生態走向單調。

分享到:

(責編:馮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