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報告稱約半數億萬富豪考慮移民 不安全不幸福成主因

2013年01月22日09:29    來源:中國企業報    張艷蕊    字號:
摘要:來自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第一部年度國際移民報告——《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顯示,中國正在經歷第三次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潮”。報告顯示,個人資產超過1億元的超高淨值企業主中,有27%已移民,47%正在考慮移民﹔個人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高淨值人群中,近60%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

來自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第一部年度國際移民報告——《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顯示,中國正在經歷第三次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潮”。報告顯示,個人資產超過1億元的超高淨值企業主中,有27%已移民,47%正在考慮移民﹔個人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高淨值人群中,近60%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

1月20日,金吉列公司加拿大移民部經理張瑩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公司非常看好2013年市場。在她看來,第一次移民潮是1989年到1999年,第二次是2003年至2004年,而剛剛踏入的2013年,將迎來第三次移民潮。

那麼,是哪些原因促成了企業家移民?《中國企業報》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不方便、不安全、不幸福是企業家選擇移民的三大主因。

不方便

近日,著名學者於建嶸教授赴英開會,申請簽証除了需要護照和身份証外,還要求出示戶口本,於建嶸一怒之下取消了行程。

有網友自嘲:中國護照被視為全球含金量最低的護照之一,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倒數第三,僅強於朝鮮和巴基斯坦。中國香港免簽國有135個,中國台灣免簽國有124個,而中國護照免簽入境國家寥寥無幾,其中14個還在非洲。去港澳要通行証,多待一天就會被驅逐。

因此,移民能解決的最基本問題就是企業家免簽証的便利性。

而且,法人代表國籍變更后,有望獲得稅收、用地、用工等政策便利,甚至融資渠道也更加多樣化,移民對企業主的誘惑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經濟下滑時期,靠移民爭得喘息機會顯得尤為重要。

張瑩向《中國企業報》記者介紹,移民國外一般分為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民營企業家大多選擇投資移民。張瑩承認他們所辦理的成功移民案例中,很少有真正去加拿大做生意的,大多數都是在國內繼續經營。雖然花費不菲,但因“出口轉內銷”后,能享受到此前難以奢求的“超國民待遇”,移民對民企的誘惑實在難擋。

另外,移民也成了曲線融資的捷徑。俏江南董事長張蘭為企業上市而移民島國便是一個有力的佐証。

1月19日,致公黨江蘇省委員會委員、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提交提案:建議公開中國富人財產及國籍信息。陳光標表示:“現在有錢人移民的很多,在國內賺錢以虛假協議轉到國外,這樣的現象也很多。比如,在國外訂了一個設備要100萬美元,一些人在國外注冊虛擬公司,可以把這筆金額做大到1000萬美元,剩下的900萬美元就被合理、合法‘洗白’了,打‘擦邊球’的虛假投資現象比較嚴重。”

不安全

著名企業家馮侖在去年曾有一句調侃的話,讓很多企業家笑出眼淚:“有人說中國企業家為啥最近老講體制的問題?因為政府的手老在我懷裡亂摸,不能不說,又不能亂說。”

中國企業家隨時面臨著政策的不確定性,面對推倒重來式、秋后算賬式的政策,不安全感正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

面對《中國企業報》記者的採訪,很多企業家表示:對於隨時可能莫名而來的處罰,企業不敢說,但不能不說,又不能亂說。政府的手有時候伸得過長,監管部門投入了超額的精力、財力來監督,並有些矯枉過正,這樣會讓原本可以持續健康發展的企業遭受重創,從此,企業的信心指數會嚴重受挫,最終企業家可能會選擇移民來逃避。

1月15日,胡潤發布的報告稱,對當前經濟僅有25%的企業家“非常有信心”,三年前為56%,對經濟沒有信心的企業家由三年前的1%上升到今年的9.4%。

福建某律師事務所邢姓律師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目前一些富豪離婚“淨身出戶”的背后,很可能是為其全家移民做好了“財產轉移風險規避”。邢姓律師認為,做出如此痛苦的選擇,恰恰說明了企業家內心的不安全感,他認為應用寬容的態度對待企業,要允許企業在問題中發展,政策的制定,要有包容性,這樣才能給企業生存發展的空間。

不幸福

在採訪中,很多企業家向《中國企業報》記者提到了自己的不幸福。一位企業主甚至告訴記者,在過去的2012年春節,他是被工頭兒挾持到辦公室度過的,原因是政府所欠工程款結不回來,以致無法結清工人工資。“工人還能沖我鬧鬧,我敢沖政府鬧嗎?以后的活兒還想不想做了?”

其實,在面對政府管理部門的刁難、潛規則,企業家群體已經成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心理學所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亦稱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同情、懼怕等情結,於是反過來配合、甚至幫助、保護犯罪者。對於權利尋租、不公正待遇,大多數企業家因此選擇了忍耐、溝通。

上海市青年創業基金會副秘書長、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張士舉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了擔憂:“中國企業為什麼長不大?我接觸的企業家經常說,專家別給我講下一步政府應該怎麼做,而是要告訴我下一步政府會出什麼政策。政策的出台不連續性,抽屜裡、口袋裡出台政策的不適應性,再加上秋后算賬或者推倒重來,都讓企業生存艱難。”

張士舉認為,“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項基本的法治原則。不應該用今天的規定去約束昨天的行為,政策制定也應不溯及既往。但現在很多企業在現實中經常面臨秋后算賬式的處罰,這是影響企業家信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面對越來越困難的經營環境,很多企業家也在選擇觀望甚至接受挑戰。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認為,聰明的企業還是要把希望放在自己的身上更為牢靠。

劉積仁主張企業家應該積極面對現實,“我不認為中國的整個社會環境會一下子達到我們理想的那麼好,我們低成本競爭的能力永遠不會再回去了,現在出口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我們原來羨慕的富人現在越來越變成窮人,現在他們在期待我們買他們的東西,這個格局已經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企業生存的基本道理就是冬天能活,下雨能活,困難能活,有錢能活,沒有錢也能活,而這種活需要企業有更長遠的發展戰略,而不是靠機會,靠別人給你創造一個理想的環境。”

分享到:

(責編:馮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