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春節,也是世界的(望海樓)

2013年01月28日08: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盡管春節在西方、在世界的認可度、普及率目前還不算很高,但影響力越來越大卻是不爭的事實。其中原委很多,諸如中外交往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不光入境的人很多,而且出境的人更多,僅這幾年出國過年的人數就呈爆炸性增長。所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越來越了解、重視春節就不足為奇了。不過,最根本的因素,還在於中國的硬實力、軟實力、綜合實力在世界上的不斷增強。

  斗轉星移,伴隨著天邊的春潮微微滾動,癸巳蛇年春節正悄然向我們走來,一場神州同歡乃至全球共樂的盛大“慶典”,馬上又要再度上演了!

  春節作為中國最大的節日,當然首先是民族的。在4000多年的傳播、繼承、演變與發展中,它已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價值,即:祭奠祖先、家族和睦、血緣親情﹔並有一整套相應的基本穩定而又與時俱進的符號,依次是:煮“臘八粥”、祭灶、掃塵、貼春聯、挂紅燈、祭祖、吃團圓飯、守歲、拜年、放爆竹、耍龍燈……這一切,早與中華各民族十幾億人民的血液深深地融為一體了。

  但是,正因為如此,春節同時也是世界的。第一,隻有非常突出的且具鮮明個性的事物,才可能或容易引起別國及世界的注意與看重,難道有誰願意關注那些跟自己差不多的手腳與面目嗎?第二,世界本來就是由豐富多彩的不同個體組成的整體,沒有個性,哪來共性?文化包括節日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標志性符號——春節,自然也不例外。

  其實,春節早已走出國門。漢唐以降,中國文化就從未間斷地向疆域以外的四周輻射,明代之后,“中華文化圈”逐漸趨於穩固,春節文化因此也就完全融入東亞及其他一些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生活之中,直至現在。雖然這些地方過年的某些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那又怎樣?在我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各個地區過年的具體習俗不也是千差萬別的嗎?從人文內涵的層面上看,它們無疑都是“春節”,而且還是“一致”的。

  近現代以來,由於各種原因,國人移居海外的速度明顯加快,與此同時,春節也隨之擴散到世界各地,隻不過僅局限於華人社區而已。坦率地說,春節真正進入歐美等主流社會,還是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最近幾年才似乎忽然出現的事情。其主要表現有:(1)更多的國際政要紛紛發表賀信賀詞演講,向華人及中國人民拜年。他們既有聯合國秘書長,也有美國、巴西總統,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總理及英國首相,等等。(2)不少地方採取某些特殊方式迎接農歷新年到來。比如美國紐約帝國大廈連續第13年為春節亮燈4天,紐約市政府從2003年起將春節納入公共假日﹔英國倫敦市長點亮紅燈籠、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換上“紅裝”以賀新春﹔加拿大、巴西等國為春節發行生肖郵票,前者已經超過了一輪……(3)有些純粹的外國人開始自覺地過起“中國年”,越來越多的人自動加入每年歡慶春節的各類活動行列。

  盡管春節在西方、在世界的認可度、普及率目前還不算很高,但影響力越來越大卻是不爭的事實。其中原委很多,諸如中外交往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不光入境的人很多,而且出境的人更多,僅這幾年出國過年的人數就呈爆炸性增長。所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越來越了解、重視春節就不足為奇了。不過,我認為最根本的因素,還在於中國的硬實力、軟實力、綜合實力在世界上的不斷增強。

  由此,我們可以大膽地預測,春節成為世界性節日,應該是指日可待的。除了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后盾外,春節本身所涵有的科學因素和文化魅力同樣不可忽略。與西方某些帶有宗教色彩的節日不同,春節源於大自然的召喚,是一個“自然的節律”,它是中國人“天人合一”價值觀的反映。一個凝結民族情懷、展示文明底蘊、體現傳統價值的節日,一個象征親情、團圓、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肯定也會受到世界人民歡迎的。

  讓我們一起努力迎接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吧!

  (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分享到:

(責編:馮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