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

書畫高仿復制——弄假成真為流芳【4】

2013年02月17日08:37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摘要:書畫的高仿真復制自古有之,時至今日,復制品依然能起到延續原作生命,使“秘閣珍玩”的藝術品有“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作用。

木版水印:紙墨渲染欲亂真

1956年夏天,已經96歲的齊白石此生最后一次來到榮寶齋。他自己畫的《蝦》與榮寶齋木版水印復制的一張《蝦》放在一起,畫家王雪濤扶著齊白石問:“老師,牆上挂的兩張《蝦》,哪張是您畫的呀?”齊白石仔細看了一會兒,顫巍巍地說:“搞不清楚。”這個情景被上海科教電影制片廠拍攝了下來,反映出木版水印畫亂真的程度。

中國的木版畫歷史悠久,至明代最繁盛,天啟六年刊印的《蘿軒變古箋》和崇禎十七年刊印的《十竹齋箋譜》代表了古版畫的最高水平。新中國成立后,木版水印的古書畫復制工藝飛躍發展,從印制信箋和小幅國畫,發展到制作巨幅長卷;從印刷淡彩紙本,發展到印刷重彩絹本。

榮寶齋原副總經理米景揚介紹了木版水印的工藝過程。選定作品后,也是覆上透明的膠版先勾描,再用一種很薄的燕皮紙依膠版稿重新勾描一遍,要精確傳達出原作的筆觸、形神和意趣,並按照色調悉心分版——畫面有多少顏色,就勾描出多少塊版。把勾在燕皮紙上的畫樣反粘在木板上,依據墨線並參照原作雕刻。各分版刻成后,依次逐版套印成畫。濃淡、蒼潤及暈染的處理,還需要特殊技藝。而且所選用的紙、絹、墨、顏料等,需盡可能與原作相同,並按照傳統方法裝裱好。

在木版水印的工藝流程中,勾描分色的技術,需要基本功扎實的國畫家,而雕版更需要高超的技藝。如雕版專家張延洲,能在杜梨版上不露刀痕地刻出仕女身上薄如蟬翼的披紗,在堅硬的黃楊木上刻人物的胡須,根根畢現且顯出蓬鬆之感。為完成一件作品,需刻版數十塊乃至上千塊,遇有胡須、樓船等細膩景物,用時一兩個月也很常見。代表榮寶齋木版水印最高水平的《韓熙載夜宴圖》,歷時8年,用1756塊雕刻木版,至今也僅僅印制了30多套。

當然,對於復雜的書畫作品,經過兩次勾描與雕刻的木版水印會丟失一些細節,且印數稀少,其本身也成為一種藝術收藏品。

分享到:

(責編:墨言、王化雲)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