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海外版】總有一種力量讓千般漂泊化成清明歸心(圖)

2013年04月04日08:5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歲歲清明,今又清明。台灣秉承閩南習俗,有“清明不回厝無祖”的說法,意即這個節氣不回家掃墓的人就等於沒有祖先。此時往往是台胞返鄉祭祖的高峰期,兩岸航班都要加開。

  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曾多次袒露心跡,想回台灣祭祖。

  珠海清明祭掃高峰中,不乏澳門同胞和海外華人的身影。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台灣秉承閩南習俗,有“清明不回厝無祖”的說法,意即這個節氣不回家掃墓的人就等於沒有祖先。此時往往是台胞返鄉祭祖的高峰期,兩岸航班都要加開。在香港也有一句俗語:“有乜拜山先講。”意思是有什麼事留待清明拜祭后再說吧。每年返回內地尋根祭祖的港人確實不少。清明是澳門珠海兩地邊檢部門最繁忙的時節。在等候過關的隊伍中,很多是攜帶鮮花、香燭的澳門同胞,他們扶老攜幼,前往合羅山、仙峰山等地的墓園拜祭先人。2012年4月4日,近萬名華人從全球各地齊聚香港,參加“中華民族萬姓祖先祭祀大典”,彰顯“全球華人,萬姓同源,祭祀祖先,共創和諧”的主旨。可以說,清明節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已經深入港澳台僑同胞的文化血脈中去。

  祭掃已不僅是儀式,更是炎黃子孫一脈相承的文化與行為規范﹔清明已不僅是節氣、節日,更是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和精神紐帶。千百年來,中國人通過祭祀祖先的庄嚴儀式,表達對前輩的尊重和對后人的鼓勵,更意在增強家人、族親、甚至民族的凝聚力,並祈願家興族旺,國泰民安。

  “我已是80多歲的人了,人老更加懷念故鄉。我要讓在台灣的子孫后代永遠記住,根在大陸,故鄉就是東山島。”

  ——老家在東山島的老台胞涂國章

  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東山島,是不少台胞的祖籍地。由於歷史原因,造成近半個世紀生離死別的人間悲劇。許多人入台后,對家鄉的父母生前不能盡孝心,甚至親人逝世了也不能趕回送終。

 隨著2008年“大三通”的實現,海峽兩岸往來的路更通暢,返鄉的台胞人數逐年增長。許多人選擇在清明節期間,返鄉為親人掃墓。老家在東山縣西埔鎮西埔村的老台胞涂國章,前年清明節特地趕回來為母親維修墳墓,去年他又特地帶著兒子再次返鄉掃墓。一大早他和兒子在家鄉親人的陪同下,上山祭拜母親。他為母親墳墓敬花,撫摸著母親的墓碑,百感交集,熱淚盈眶,久久不肯離去。他說,“我已是80多歲的人了,人老更加懷念故鄉。我要讓在台灣的子孫后代永遠記住,根在大陸,故鄉就是東山島。”

  全國政協常委、世界銀行前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在今年兩會期間也袒露心跡,想回台灣祭祖。國務院台辦發言人表示,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們希望台灣方面能夠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同意林毅夫夫婦回鄉探親或掃墓、祭祖。據台灣媒體報道,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章亞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蔣孝嚴近日也表示,對林毅夫想要赴台掃墓的心願,他本人能夠體會。

  由上海市公共關系研究院和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3月下旬在上海舉行。蔣孝嚴攜夫人專程與會,“今年是先母冥誕100歲,上午的論壇結束后,下午我和內人要趕到桂林,明天早上去母親墳前掃墓,我不僅僅要參加論壇,還要實踐論壇的主張。”

  言及過往祭掃之行的坎坷,蔣孝嚴頗有感觸:“弟弟孝慈過世前到大陸來,隻有很單純的目的,他辭去所有公職,以純粹的學者身份過來,唯一的目的就是到廣西桂林的母親墳前掃墓,這是唯一推動的力量,我沒有辦法前往,隻能托孝慈把全家的照片帶去告慰母親,這是一個中國人孝思的實際體現。”

  清明的根本意義在於教人不忘根本,“孝”是凝聚家族姓氏的重要支柱。希望中華文明的孝道在華人圈普遍宣揚。

  ——香港華人華僑總會會長邱維廉

  葉小姐一家21口,兄弟姐妹分居廣州、香港、馬來西亞和加拿大等地,清明節約好一道回鄉祭祖。葉小姐說:“中國人比較傳統,注重拜祭祖先,所以一家人都習慣在清明的時候聚會,回來的親戚比中秋節的時候還多。”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