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海外版】清明節:東方的再生vs西方的復活(圖)

2013年04月04日08:5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清明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受尊崇,因為這是一個溝通祖先、團結族人的重要節日。這種情緒屬於人類共有,西方有復活節與之相對應,但是后者的表現與內涵與清明節都有差別。

清明節前繪彩蛋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之一

西方復活節畫彩蛋象征重生和希望

清明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受尊崇,因為這是一個溝通祖先、團結族人的重要節日。這種情緒屬於人類共有,西方有復活節與之相對應,但是后者的表現與內涵與清明節都有差別,正如貝貝媽所感受的,而這也許正是清明節能走向世界的比較優勢。

3月31日是西方的復活節,而過幾天就是中國的清明節,移民到加拿大的貝貝媽此前一周的英語課上,主要話題就是復活節。

“對孩子們來說,復活節是比平時的吃喝玩樂還要美好的日子。”她說,“這是我們在加拿大的第一個復活節,自然要先向孩子傳授些背景知識,可在編入睡前故事時,我產生了很多疑惑:一個是歡樂的復活節,一個是總有點沉重有點憂傷的清明節,這兩者怎麼區分,怎麼講給貝貝聽,真考驗我的能力和水平。”

清明節的印象總是陰沉沉的,復活節則充滿了樂趣和生機

“在祭台兩端插上蠟燭,香火插在正中的香爐裡。台上擺上若干酒菜,點燃香燭祭奠。家長主祭,跪下磕頭三次,其余人依次同樣跪拜。然后焚化紙錢,燃放鞭炮。取一杯酒洒在焚燒紙錢的死灰上。接著還要祭土地神。最后祭孤魂野鬼。供品中有144塊叫做米齋的小糕。”這是美國傳教士、漢學家盧公明(1824-1880)在其代表作《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描述的福州清明祭墓場景。

福州清明多雨,正應了杜牧詩“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意境,配以山上的哭聲起伏,聞之斷魂。盧公明是一位目光敏銳的文化洞察者,在華傳教20余年。他眼裡的清明節,正是這般淒風苦雨。

在歐美,與清明節時間前后差不多的日子,是基督耶穌復活的節日。“一大早,我的孩子們自己畫彩蛋,將它們挂在迎春花枝頭。還有各種巧克力蛋會被藏在花叢中,等待孩子們去發現,最可愛的要數小兔子(巧克力做的)的巢穴,裡面的彩蛋無數。”去歐洲度晚年的蔡先生說,復活節這一天,歐洲的孩子們可是特別的興奮啊,所有的家庭都充滿了樂趣和生機。

蔡先生和貝貝媽在國內過清明節的時候,印象總是陰沉沉的,商家絕對不會刻意營造歡樂的節日氣氛,晚上路邊焚燒的紙錢是必不可少的清明景觀。這種節日氣氛的不同,折射出清明節的復雜性。

清明節的核心是祭祖掃墓和郊野踏青,肅穆與活潑並舉

清明節與復活節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都和一位名人有關系。復活節不用說了,清明節是和介子推有關。確切地說,是清明節取代的寒食節與介子推有關。

寒食節被認為與火燒介子推有關。雖然這不是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但民間就認它。山西的寒食曾長達一個月。吃冷食容易生病,所以在漢代以后的歷代守土官和帝王,如周舉、曹操、石勒等的禁斷之下,固定為冷食3天。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