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為何“受傷”的總是美國?(圖)

2013年04月23日08:2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4月20日,美國丹佛一次集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2人受傷。這是繼波士頓爆炸案、“毒信”事件、得州化肥廠爆炸案后,美國遭受的又一次襲擊。連串襲擊,接踵而至。美國到底怎麼了?

  來源:西陸網

  美國警察在執行警戒任務

  新華社記者 趙 鵬攝

  4月20日,美國丹佛一次集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2人受傷。這是繼波士頓爆炸案、“毒信”事件、得州化肥廠爆炸案后,美國遭受的又一次襲擊。連串襲擊,接踵而至。美國到底怎麼了?

  接連遭襲,很受傷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4月15日,美國波士頓國際馬拉鬆賽遭遇連環炸彈襲擊,釀成3人死亡,176人受傷的慘劇。這是自“9·11”以來美國本土發生的最為嚴重的襲擊事件。

  爆炸案陰霾剛剛籠罩波士頓,“毒信”事件又令恐怖氣氛蔓延到了華盛頓。4月17日,一枚寄給奧巴馬的含有蓖麻毒素的信件被截獲。

  該事件尚未偵破,接連而來的爆炸案與槍擊案又沖擊了美國人脆弱的神經。4月18日,得克薩斯州一家化肥廠發生血腥爆炸,至少60人喪生。4月20日,發生在丹佛的槍擊案則造成2人受傷。

  據美聯社報道,波士頓爆炸案發生的第二天,奧巴馬發表了全國電視講話,稱聯邦調查局將按照“恐怖主義行徑”來處理該事件。4月19日晚,奧巴馬再次發表全國電視講話,稱將調查這一連串襲擊事件與“恐怖分子”是否有任何關聯。

  接二連三的襲擊事件令美國遍體鱗傷。襲擊過后,人們普遍關心的是:這又是一輪恐怖主義襲擊嗎?

  反恐困境,已深陷

  波士頓爆炸案發生后,世界各大媒體紛紛滾動報道,“恐怖襲擊”一詞頻頻見諸標題。

  就目前來看,連串襲擊是否由恐怖主義發動尚無定論。然而,這一系列事件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反恐事業的強烈關注。閃光燈下,美反恐“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困境一覽無余:境外恐怖威脅沒有根本消除,本土恐怖威脅卻日益嚴峻。

  有分析人士指出,自2009年奧巴馬上任以來,美國面臨的境外恐怖威脅有所減少。也正因如此,美國從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撤軍,加速境外反恐收縮,將反恐重心轉向本土。

  然而,美國本土恐怖威脅勢頭依舊強勁,極端主義現象和“基地”及其附屬組織的滲透並沒有得到遏制。甚至出現一些美籍穆斯林和白人赴境外接受恐怖培訓,而后返回國內從事恐怖活動的現象。近年來的聖誕航班未遂案、福特堡基地槍擊案、郵包炸彈案等都凸顯了這種趨勢。

  CNN專欄作家戈蘭德森稱,“9·11”事件發生后,“恐怖主義”成了人們最常談論的詞匯之一,美國制定法律,組建國土安全部,花費了數十億美元,政治家們經常對此進行嘩眾取寵的辯論,但是美國卻並沒有變得更加安全。

  反恐戰略,需反思

  一連串的襲擊事件在折射美國反恐困境的同時,也引發疑問:美國反恐,為何越反越恐?

  分析人士指出,在十多年的反恐斗爭中,美國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全球范圍內的恐怖事件卻有增無減,世界安全形勢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9·11”事件后,美國極力推行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的反恐策略,打擊包括“基地”組織在內的世界范圍內的恐怖主義威脅,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使反恐斗爭擴大化。

  為反恐付出巨大人員和經濟代價的美國,可謂“腹背受敵”。不僅本國人民怨聲載道,阿拉伯世界民眾也將美國視為憤怒的源頭。據美聯社報道,2012年2月,駐阿富汗美軍士兵焚燒《古蘭經》的褻瀆行為曾掀起阿拉伯世界反美熱潮。

  有評論指出,擊斃本·拉登后,美國實施境外反恐收縮戰略,把戰略重心東移亞太,應對恐怖威脅讓位於應對新興大國崛起。不過,最近爆發的連串襲擊提醒美國,恐怖威脅才是美國面臨的頭號威脅,比所謂新興大國威脅更加現實和迫切。

  分析人士表示,從擴大化的反恐模式到“自掃門前雪”式的反恐策略,美國似乎從未找准合適的反恐策略。(楊曉敏)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