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食品添加屢屢“中毒” 美食信譽一夕“破功”

【海外版】台灣“毒澱粉”風波愈演愈烈(圖)【2】

2013年06月03日08:1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台灣“毒澱粉”事件起始於今年3月,嘉義縣調查站接獲檢舉稱,在食物中發現毒澱粉順丁烯二酸,全台各地衛生局隨之展開稽查,不斷爆出問題食品被查出。

  當局收緊食品監管

  面對延燒不止的毒澱粉風波,台“衛生署”接連邀請專家及各縣市衛生局局長研商,決定3天內全面稽查所有澱粉制造廠及經銷商。並決定自6月1日起,澱粉原料商要提供安全証明,賣含澱粉食品的店家則要公開張貼安全証明,供消費者檢視確認。若沒有提供安全証明或偽造安全証明,或將受到新台幣千萬元重罰和刑責。

  在重災區台南市,當局也急追問題澱粉源頭,當地衛生局表示,已封存協奇、三進、嘉南、裕樺、寶森、茂利等六家澱粉廠、111噸問題澱粉,預定6月3日起銷毀。

  民眾對於這些措施並不滿意。不少人抨擊台灣食品衛生主管部門沒有汲取“塑化劑”的教訓,對食品添加業者管得太鬆、罰則太輕。而兩年前深受“塑化劑”風波困擾時,台灣上下一致認為要認真修改相關規定,嚴懲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結果,這部“食品衛生管理法草案”今年1月完成大體討論后,一直等待“立法院”通過。

  在輿論的壓力下,5月31日晚,“立法院”本會期的最后一天,“食品衛生管理法草案”終於通過,確定違法添加未經許可的添加物,若致人於死,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各方點評——

  食品要Q更要Q

  連日來,台灣民眾發出了“我們還能吃什麼”、“還有什麼是安全的”的追問。有大陸游客在微博上吐槽:“我去年底游台灣,吃過的雞排、彰化肉圓、珍珠奶茶全部上榜,中毒不淺啊。”

  也有大陸民眾表示,不知大陸的類似產品有沒有問題,建議衛生部門和質檢部門進行抽檢。

  台灣人喜歡用“Q”來形容食物爽滑筋道,濫用順丁烯二酸也是為了迎合消費者這一心態。不法商家無視良心、舍義逐利的結果,是台灣相關食品業者的銷售下滑甚至是倒閉,台灣美食長期累積的信譽一夕“破功”。

  有媒體評論認為,從塑化劑、“毒醬油”到“毒澱粉”,一連串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僅讓“台灣制造”美食蒙羞,也讓人們扼腕嘆息:“舌尖上的台灣”也有著晦暗、灰色的另一面。

  該評論表示,食品安全問題是兩岸共同面臨的熱點和難點。我們希望,台灣小吃“要Q更要Q(Quality,質量)”,要嚴格“戒毒”,還台灣食品一個清白,還社會大眾一個更加安全的消費環境,讓“吃貨”們游台更放心,為中華美食在全球的傳揚,樹立正面形象。(本報記者 任成琦)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