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為了未來,收藏災難(圖)【2】

2013年07月08日09:39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英國名記者田伯烈編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其中記載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滔天罪行。馮玉祥親筆在封面上題記:“紀法細讀 馮玉祥”。“紀法”指馮玉祥的隨從副官馮紀法。

 

  樊建川近影

  展覽展出了300多件珍貴抗日文物,300余張圖片,其中僅國家一級文物就有50件。當然,這些只是樊建川在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上的博物館群落中800萬件收藏品的冰山一角。無論藏品來得容易,還是來得艱難,樊建川對每一件的來歷都爛熟於心,都能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而且如同他第一次為別人講述一樣充滿熱情:張善子的畫是十幾年前一次拍賣會上拍來的,但是當時為什麼拍賣在四川而不在北京進行?陳香梅為什麼說這畫是陳納德的?究竟是不是?見証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的美國“密蘇裡”艦三號鍋爐銘牌,到底它的前主人是如何擁有它的?有多少展品是遵照原主人的遺言,在他們去世后才由子孫送給樊建川的?又有多少展品是抗戰將士本人、抗戰將士的后人或者當年的侵華日軍士兵本人親自送到建川博物館的?樊建川隨時開講,隨時根據能夠利用的時間講出繁簡不同的版本,每一個故事無論繁簡,都令聽者、觀者心緒難平。

  抗戰已經勝利68年,對於這場波瀾壯闊、慷慨悲壯的全民族抗日戰爭,海內外已經進行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紀念,文藝界對抗日也進行著各種演繹。那些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那些早已湮沒不聞的戰士和百姓,通過這個展覽,仿佛一一來到我們眼前。這個展覽從“七七”事變紀念日開始,到7月25日結束,共展出18天,完全是免費的。“我父親是在面對面的拼殺中認識日本人和日本軍隊的,我們這代人是在《地雷戰》、《地道戰》中認識‘皇軍’的,而我的女兒已經不知道了,她正享受著日本先進的科技產品帶來的舒適,至於‘日本鬼子’,仿佛只是一個遙遠的傳說。”十幾年前,樊建川在他的收藏札記《一個人的抗戰》中寫道。插過隊、參過軍、教過書、當過官、開發過房地產,現在樊建川的主要經營項目就隻有博物館。“別人收藏梅蘭竹菊、春花秋月、才子佳人,我收藏的大多是充滿血腥和滄桑的民族災難,是在收藏‘歷史的細節’,是在完成一本‘歷史啟示錄’。”他感嘆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讀書人,“我看的都是第一手的原始資料。”關於日本,關於抗日,他覺得自己有許多獨得之秘,他希望與天下所有人分享。(苗春)

  配圖所示藏品均為建川博物館聚落收藏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