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兩岸師生在京把脈“城市病”(圖)【2】

2013年07月09日08:2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交通擁堵、城市噪音、空氣質量下降,城市發展中的負擔已開始制約城市的發展。7月1日至7日,由北京科技大學主辦的海峽兩岸青年研習交流營在北京舉行,來自兩岸20所高校的師生共200余人共同參與到以“可持續發展與青年責任”為主題的研討活動中。

  文化交流:

  共生與可持續

  張胤是此次研習營隨行的志願者,自稱“老北京”的她,一路上都在滔滔不絕地給台灣同學介紹北京的豆汁兒、炸醬面等獨特美食。“我想在最短的時間把最地道的‘北京味兒’介紹給台灣同學,讓他們多了解北京的人文歷史和風土人情。”張胤說。

  一旁的徐珊則和大家分享了台灣濃郁的夜市文化。“台灣夜市很多很好,沒去過台灣夜市,沒吃到正宗台灣小吃,就不能說是真實地融入到普通的台灣社會。”

  研習營畢竟隻持續短短一周時間,但是交流的平台卻可以在很多地方延伸,同學們說,交流的關鍵在於用心。

  生活話題:

  說出青年責任

  高校是否安裝空調的“民生議題”在大陸高校引發了不少爭議和討論。不過在台灣科技大學的藍尹廷看來,“空調使用中的節能環保問題更應該被重視”。她介紹了台灣高校在空調使用方面的經驗,“學校宿舍空調採取使用者付費的方式,有空調卡,用則插卡,不用則拔掉,能有效地節約能源。”

  除了關注空調的節能問題,在研習營最終成果展示環節中,各高校或結合自己的體會,或結合專業特色,分享了他們對可持續發展和青年責任的理解。台灣東海大學的師生有感於景點排隊時間過長的現象,提出了感應儲值卡方式取代傳統門票﹔台灣科技大學關注了風力發電的優勢及劣勢……這些不同領域的討論,極大地提升了台灣學生對大陸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認知,而且也讓大陸師生學到了台灣在環保方面的有效措施。

  一周的研習營結束了,台灣明志科技大學教授陳青萍頗有體會地說:“青年的責任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生活開始,這也是一種負責任的體現。”(李瑞華 文/圖)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