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兩岸師生在京把脈“城市病”(圖)

2013年07月09日08:2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交通擁堵、城市噪音、空氣質量下降,城市發展中的負擔已開始制約城市的發展。7月1日至7日,由北京科技大學主辦的海峽兩岸青年研習交流營在北京舉行,來自兩岸20所高校的師生共200余人共同參與到以“可持續發展與青年責任”為主題的研討活動中。

  期間,台灣師生還走進天安門等地,在感受北京的同時也開始思考青年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應該扮演的角色,為“城市病”開藥方。

  交通擁堵、城市噪音、空氣質量下降,城市發展中的負擔已開始制約城市的發展。7月1日至7日,由北京科技大學主辦的海峽兩岸青年研習交流營在北京舉行,來自兩岸20所高校的師生共200余人共同參與到以“可持續發展與青年責任”為主題的研討活動中。期間,台灣師生還走進天安門、故宮、天壇、南鑼鼓巷……學員們在感受北京、擁抱北京的同時,也開始思考青年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應該扮演的角色,為“城市病”開藥方。

  初視京城:

  壯美與“哀愁”

  來自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的楊士弘是一名攝影愛好者。7月3日,他第一次踏上長城,就被長城的雄渾氣勢震撼了,“崇山峻嶺間,得靠什麼才能修筑如此偉大的工程?”雖然氣溫非常高,但這個帶著太陽鏡、背著相機的小伙說:“不覺得疲憊,反而覺得停留時間有點短,如果可以我還想走得更遠一點。”

  和楊士弘一樣,研習營裡的台灣大學生幾乎都是第一次來北京。“地廣人多、高度都市化、有很多古跡”,這是輔仁大學的同學們行前對北京的城市想象。台灣科技大學的王萍蔓說:“過去的北京是從教科書上延展的想象”,但親身參觀后,這種想象變得鮮活起來,“而且讓我想起《甄嬛傳》,感覺很像走進時光隧道。”

  初次凝視北京城,“我們看到了屬於老北京的文化,接觸了北京的不同族群的人們,深刻體會了屬於北京自己的風貌。”來自台灣東吳大學的陳同學說。然而,美麗的背后,北京城也有著自己的“哀愁”。來自台灣中山大學的陳建廷對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病”深有體會,“北京也不例外,比如過馬路闖紅燈、景點垃圾隨意丟棄、故宮地上的口香糖印記……看了讓人覺得痛心,這毫無疑問會影響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