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海外版】歐洲將會“恐”聲鶴唳?(圖)

2014-06-05 08:57: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聖戰 穆斯林 敘利亞 西方人 數據中心

  安全部隊士兵在埃菲爾鐵塔巡查。

  圖片來源:全球軍事

  “我看到我們阿富汗的兄弟,感覺這個社會大有問題。看到這一切發生在我眼前,我覺得我一定要做些什麼,否則我會覺得自己是個罪人。”一名來自英國的極端分子阿卜蘇馬亞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

  據報道,像阿卜蘇馬亞這樣置生死於度外到敘利亞參戰的西方人多達3000人,持續數年的敘利亞內戰已成渴望“聖戰”的歐美青年的“吸鐵石”。

  有分析指出,這些狂熱的歐洲青年參加“聖戰”后“回流”,可能殃及歐洲穩定,歐洲在未來面臨恐怖主義襲擊的危險也將陡然增大。

  穆斯林青年:“聖戰”狂熱者

  根據西方國家政府的估計,在敘利亞的西方戰斗人員中,大部分來自英國和法國,有約400名英國人和700名法國人。此外,還有數百名比利時人、荷蘭人和北歐人。其余戰斗人員據信來自波斯尼亞、阿爾巴尼亞和塞爾維亞等東歐國家及地區,此外還有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來自美國的戰斗員去年7月隻有10多人,但如今已經激增至70人。

  這些參加聖戰的“西方人”,其實很多是出生在西方,操著法語、德語、英語等西方語言的穆斯林。不少人通過敘利亞戰場“找到了組織”,回國之后可能對所在國的安全和穩定造成重大威脅。

  據法國反恐機構(UCLAT)透露,參戰的成年法國男子年齡大多在20歲到30歲之間,多為出自穆斯林文化為主的馬格裡布地區居民的后裔。

  冷酷的現實:難以融合

  穆斯林青年人之所以會參加“聖戰”,其實同所處的社會現實息息相關。

  二戰后的殖民體系崩潰后,尤其是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經歷了“穆斯林移民潮”。現在全歐洲的穆斯林人口超過2500萬,伊斯蘭國家的移民已經成為歐洲不可或缺的社會階層。同時,歷史的積怨、信仰及文化上的差異,也造就了歐美社會和伊斯蘭世界的長期難以調和的矛盾。

  有專家指出,歐洲的種族融合政策並沒有使穆斯林感到身份的認同和文化的尊重。一方面,自身種族、文化上的差異使得穆斯林青年仍然被當做“外國人”而很難真正融入歐洲主流社會﹔另一方面,歐洲相關國家對於穆斯林的歧視仍然存在,戴頭巾、守齋月等仍舊被歐洲主流文化所排斥。

  面對這樣的窘境,不少歐洲穆斯林青年選擇通過“聖戰”的方式來尋求自己新的身份認同。

  此外,恐怖主義組織最能吸引“外國元素”。他們宣傳的噱頭就是歐美等異教徒與穆斯林世界為敵,欺侮和壓迫穆斯林。這些穆斯林青年很容易被蠱惑,對歐洲國家的仇恨隻會有增無減。

  歐洲將“恐”聲鶴唳

  荷蘭國際關系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蘭斯-保羅·范德普騰曾表示,內戰造成了敘利亞“阿富汗化”,敘利亞成為恐怖主義的“窪地”,如果局勢緩解、人員回流,國際安全形勢將趨於嚴峻。

  為阻止更多的人去敘利亞參加“聖戰”,英國警方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大規模宣傳,勸青年人不要赴敘參戰。法國總統奧朗德此前也曾表示,法國將採取一切措施“震懾、阻止和懲處”意圖前往敘利亞參戰的人。

  有報道稱,為應對這些“聖戰”青年“回流”,歐盟將在2011年建成的極端主義行動預警系統基礎上,投資2000萬歐元在4年內新建一個“數據中心”,為防范暴力極端主義提供行為分析及具體意見。

  需要注意的是,歐洲的穆斯林與恐怖主義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逐步消除歧視,實現身份認同,加深民族融合才是阻斷歐洲內部恐怖勢力的根本。(褚國強)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敘利亞, 穆斯林,聖戰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揭秘!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全國最美“校花”掃描第一期--北京篇(高清)

揭秘!被“踢出”豪門的女星 豪門棄婦現狀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