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金融資源錯配嚴重 內病外治遺患無窮

【海外版】砸錢治不了中國經濟“內科病”(熱點聚焦)

2014-06-25 08:36: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最近,為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央行兩次定向降低准備金率。據此,有輿論推測,央行貨幣政策開始轉向,更大范圍甚至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加大。對此,專家指出,降准並非靈丹妙藥,貨幣政策解決不了當前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未來貨幣不會全面放水。

  增速下滑引發降准熱

  近兩年來,隻要宏觀數據不盡樂觀,市場上要求貨幣放水的聲音就強烈起來。特別是今年前5個月,經濟持續減速,降准的呼聲不絕於耳。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平安証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表示,現在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資產價格壓力較大,如果央行不在5月份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話,市場自然而然開始緊縮。

  5月,瑞穗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和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微博上呼吁央行降准。渣打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也發表文章稱,當前中國多項經濟指標表明降低存款准備金率的時機已經成熟,有必要較大范圍放鬆政策以穩增長。

  還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目前過高的存准率,從貨幣政策優化的角度來說是沒有必要的。

  6月16日,央行正式下調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聯系央行4月25日定向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縣域農村合作銀行存款准備金率的舉動,有觀點認為,這兩次定向降准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發生轉向,未來有可能全面降准。

  貨幣全面開閘危害大

  表面上看,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通脹水平不高,似乎具備了降准的條件。然而,深入觀察,目前並非全面降准時機。

  “降准要起到應有的效果,必須至少具備3個條件,其一是整個經濟體系缺貨幣﹔其二是整個經濟體系的貨幣流通順暢﹔其三是金融體系的利率傳遞機制良好。”財經評論人喬瑞慶分析, 反觀目前的經濟狀況,三者均不具備。

  當前,貨幣量不是緊缺而是過多,貨幣流動不暢通,利率傳遞機制不完善,喬瑞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降准的后果隻有一個,那就是貨幣進一步增加,沖抵美國QE(量化寬鬆政策)緊縮效應,維持房地產等資產泡沫。實體經濟未必能從降准中獲取好處,經濟下行的壓力也許因為房地產的持續強勢而有所緩解,但是經濟結構的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可能被延緩。

  專家指出,目前市場流動性並不缺乏,問題在於資金無法真正進入到實體經濟領域。如果貨幣總量上放水,不一定能流向急需的產業和中小企業,反而有可能再度吹大房地產、金融等領域的泡沫,令產能過剩行業繼續膨脹,甚至影響物價,將前期改革的成績被“大水”淹沒,阻礙未來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的步伐。

  全面降准可能性不大

  專家認為,央行最近兩次定向降准,是盡力避免全面放水,以更准確的貨幣投向來支持實體經濟。未來,貨幣政策穩健的基調不會改變,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也不大。

  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杜兩省認為,定向降准意味著微刺激政策的開始。央行定性為“微調”,並一再強調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沒有改變,央行這種“擠牙膏”式的降准,即一點一點地釋放流動性,是不想給市場釋放全面降准的信號。

  “在目前的經濟背景下,央行的貨幣調控注重的是精准性和針對性,改變行業旱澇不均的局面,不僅為穩增長注入動力,更要為調結構注入動力。降准無異於滿地放水,精准性和針對性顯然不足,因而未必可取。”喬瑞慶說。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教訓,管理層和各界人士逐步達成共識:相比搞總量刺激的政策,實行差異化和有針對性的定向調控效果更好。同時,今后要更多地依靠“開渠引水”式供給管理辦法,解決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即通過改善資本、勞動力、生產資料、制度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的供給,激活經濟自身的造血功能,提升經濟的潛在增長率。

  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建議,下半年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但是要適度的放鬆。貨幣政策的適度放鬆是為了避免經濟大幅下滑的風險。(本報記者 羅 蘭)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經濟, 經濟體系 ,貨幣政策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軍裝照(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全國最美“校花”掃描第三期--上海篇 (高清)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