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美國AMC電視台擬改編《西游記》

【海外版】中國文學“變臉出海”怎麼看?(文學新觀察)

2014-08-08 08:33: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近日,美國AMC電視台宣布打算將《西游記》改編成6集的功夫題材電視劇《不毛之地》,很多專家、劇迷、網友對此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有人擔心中國經典名著會被誤讀和惡搞﹔有人提到,AMC電視台在把《西游記》文本改編成戰士和小男孩尋找極樂世界的旅程時,加入了很多商業和科技元素﹔還有人認為曾經出品過《絕命毒師》、《行尸走肉》等熱門美劇的AMC電視台此次盯住《西游記》,是中國文學向海外傳播的一件好事。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小說《西游記》早已在海外積累了一定的觀眾,國外影視公司也不止一次地進行改編,日本人曾4次將《西游記》搬上電視熒幕,韓國也在2011年改編《西游記》並大玩惡搞和穿越。多次改編雖然客觀上顯示出《西游記》等中國文學作品在海外的吸引力,但包括此次AMC電視台的計劃在內,人們對於中國文學的海外傳播之路,在充滿信心之余也有一些擔憂。

  大膽改編激發傳播活力

  比起海外漢學家對《西游記》等中國文學的理論關注,普通大眾在接受中國文學時更加側重故事的可讀與內心的放鬆,有文化隔膜的海外觀眾更是如此。《西游記》等文學作品內含神魔、歷險等主題因素,更容易擺脫地域的限制,這是它在海外走紅的主要原因。而它在海外傳播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走入普通大眾內心深處。影視、網絡游戲等載體更容易引發大眾關注,市場化手段和相關產業的開發則起到了助推劑作用。之前國外電視台的多次改編和此次AMC電視台的計劃都是用自己的語言體系和影像模式對中國文學文本中的內容進行解讀,把中國古典文學故事融入到自身市場的流行元素中。這雖有一定難度,卻也反映了中國文學在海外傳播路上不斷激發出的新活力。

  中國比較文學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王向遠教授認為,許多中國人對古典作品採取了類似保護文物的態度,擔心別人一拿走,一改編,會糟踐原作。例如中國的古典名著,在當代日本幾乎大都被重寫改編或電視化了,他們的改編遠比中國大膽,中國不少人看了覺得匪夷所思,一些人也持懷疑和否定態度,但其實大可不必擔心。

  在文學走出去的過程中,用多姿多彩的畫面表現故事,可以使不同喜好的觀眾在融合文字、圖像、聲音的立體式信息空間中,進行文學的超時空閱讀和賞析。“中國文學經典走向海外過程中隻要保留了中國文化的某些基質和因子,就對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有益處,對此不應苛責,應該予以充分肯定。特別對於像《西游記》這樣的想象性、非寫實的作品,態度更應該如此。”王向遠教授指出。中國傳媒大學陳友軍教授也認為,此次對於《西游記》的改編雖然是商業目的使然,甚至“會面目全非”,“但我們也要看到,正是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的體量越來越顯著,過去的一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才開始把目光朝向東方。”

  商業元素內尋找共同價值

  無論是AMC電視台打算對《西游記》進行的改編,還是之前美國拍攝的《美猴王》、《龍珠:進化》等影視動畫,雖然大量借用了《西游記》的文化元素,但這些影視公司基於營銷的需要,把改編后的故事揉進了所在國的本土特色和民族色彩,盡可能獲取更多的商業利益。王向遠認為,“《花木蘭》、《西游記》在海外傳播中的商業化,是中國故事漂洋過海的必要的推動因素,比起政治化的推動,效果要正面得多、可靠得多。”

  確實,對《西游記》的改編很多網友擔心“完全失去經典的味道”。

  然而,無論海內外,叫好又叫座的改編作品都是文學、文化和商業對接的結果。成功的改編作品或多或少保留著原著部分內容,而這部分內容恰恰是原著中最能反映人類共同價值觀的部分。就《西游記》而言,很多改編作品中依舊把帶有東方特色的中國魔幻色彩故事作為噱頭,在情節的開展中,也傳達出師徒幾人歷經千難萬險才修得正果的母題,人類追求自由、擺脫束縛的本能以及自我“修煉”和通力合作的團隊精神也保留在作品的內蘊中。

  “在《西游記》中填充海外文化元素或者把中國的武俠元素與海外要素混搭也並非沒有可能。”陳友軍先生說,但“中國文學的影像海外傳播,確實需要讓普通人真正感受到中國文學經典的價值所在。”而從中國經典中挖掘跨地域、跨文化的共同價值,無疑是一條跨東西方價值體系的和諧傳播之路。畢竟,總會有些思想可以跨越民族和時間,成為全人類的共知。

  多元開掘中走產業化道路

  留意近年來中國文學的海外傳播方式就可注意到,文學多與影視產業以及教育、娛樂、講壇類節目等跨界結合,出現文學向產業化的轉型。數年前的《花木蘭》、《功夫熊貓》、《功夫之王》、《火影忍者》等動漫就已衍生出了形態多元的文化產品,甚至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在海外受到觀眾的喜愛。陳友軍說,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就必須處理好文化產品與市場需求的關系。

  文化產業深度開發文學資源的事情也同樣發生在《西游記》身上,海外的多次改編出現了由《西游記》人物演化出的產業化產品。先前美版《西游記》中帶有科幻色彩的各種“妖怪”,《龍珠:進化》和日本的《七龍珠》等也改編出“悟空”的動漫形象,甚至在市場中出現實體的玩偶商品,帶動了制造業、零售業市場的發展,不僅成為人物形象傳播的“神話”,也制造了一個財富神話。這些中國文學形象的母本在世界背景下表現出極強的文化衍生、再生功能。雖然在海外的“游歷”中,《西游記》的內在主題、故事以及外在的敘述都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但這種全新文化產品的解構和重構也為中國文學的全球傳播開辟了新途徑。(黃盛)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文學作品,美劇, 中國文學 ,西游記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雲南篇 (高清)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組圖)

評論|咨詢|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