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中葡交流“克里奥” 队伍庞大“百灵沟”

澳门是座语言博物馆

2012年03月30日13:19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澳门虽人口不多,面积不大,可在语言学家的眼里,澳门是一座偌大的语言博物馆。

400多年前,澳门是个小渔村,属于单一的粤语社会。后来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澳门便有了一种新语种——葡语。历史记载,葡萄牙真正殖民于澳门是从1849年开始,1999年12月20日结束。在这100余年间,葡督政府把葡文作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大到政府文件用葡文,中到华语律师,在法庭进行辩护时必须讲葡语,小到电报局供给用户书写电文的电报纸,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也只有葡文标识。澳门与珠海几乎屋宇相连,同内地的关联又是千丝万缕;随着移民、外雇和游客的逐年增多,语言也越来越纷繁复杂,语言不再一枝独秀。

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便把官方语言定位为中文和葡文,并使语言发展空间处于最大化。依据排序,汉语流传最广,包括粤语、客家话、吴方言。英语次之,葡语再次之。还有缅甸、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或民族的语言。

从主流看,在正式场合,能懂“三文”(中文、葡文、英文)、会“四语”(粤语、普通话、英语、葡语)是最受欢迎的。比如当你走进某个部门或某家单位办事时,会发现办事人员的桌面上,摆放的工号牌不仅有相片有姓名,同时还注明葡语、英语、粤语、普通话。至于其它场合,比如居家,比如朋友聊天时,英国人说英语,法国人讲法语,俄罗斯人讲俄语,完全悉听尊便。在公园休闲,在马路上行走的异国他乡的人们,从他们的促膝聊天中,从他们的交头接耳中,人们可能一下弄不清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也没有听懂他们在说什么,然而当你看到他们脸上显露出的笑靥时,一定能体会出那是他们适应了澳门生活所带来的惬意。时下,所谓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语系,即汉藏语系(汉语、泰语、缅甸语)、印欧语系(葡语、英语)、南岛语系(印尼语、马来语、菲律宾语)在澳门都有。

各种语言的交汇,使得语言自身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比如葡人与华人的语言交往中所产生的克里奥(creole)语,澳门人称它为土语,实际上它是一种混合语,如同当年上海十六铺码头,各国船员在交往磨合的过程中,使得好些语言混杂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语体,人们把这种语言称之为“洋泾滨”。“克里奥”与“洋泾滨”是一样的意思,它的最大特点是相互听得明白,交流方便。然而队伍庞大的当属“双语人”(Bilinggure),中文音称“百灵沟”。所谓“双语人”,一般是指那些除了熟悉母语,还能熟练掌握一种或两种以上其它语言的人们。比如在土生葡人中,有的不仅仅只会说葡语,他们长期生活在澳门这个粤语广为流行的圈子里,因而很多土生葡人能说一口非常地道,且非常流利的粤语,听起来比广东人还广东人。当然,更多的“双语人”则是通过接受正规教育,在掌握母语的同时,还掌握了一门或两门其他语言的。在澳门,世界品牌林立,各国游人如织已经成为惯常现象。因而掌握和运用好他国语言已经成为澳门人的第一需要。当我们翻开本埠的报纸,所看到的继续开设商业德语、实用韩语、实用法语培训班等之类广告就是最好的佐证。

语言的五彩斑斓说明澳门人气足,语言的多元印证着澳门的发展。澳门语言学会会长程祥微教授赞曰:“语言难辨劣和优,能渡江河即好舟,处处遭逢‘克里奥’,潮流争作‘百灵沟’。澳门是语言博物馆,引领澳门走向美好未来的‘好舟’。”(柯秉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3月30日   第 09 版)

(责编: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