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海外版:城市 森林 精神

牛献忠

2012年10月26日08: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配图:二○一二年湖北宜昌市“森林城市杯”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晨曲》 胡纪祥摄

  人类活动的场景是沿着这样一条路径行进:森林—草原—农田—森林—海洋—其他星球。人类是从森林走出来的。地球上不同区域的人类文明形态千差万别,不过从区域流动的历史轨迹上看,无疑都沿袭和走向了这样的路径。早期人类正是在森林中与动物相伴、以植物为食的过程中,“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人与猿分手,人开始成为人。

  在后工业化时代,有些国家的人口虽然再次聚集在“森林”里。但遗憾的是,这个时候的森林,主要是水泥高楼的森林,树木成了点缀。楼梯代替了树枝,天桥取代了枝杈,车流代替了河流,噪音取代了鸟鸣,笛声取代了虎啸。这个时候,人类似乎需要再次觉醒。不过这次觉醒,不再是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而是人的森林意识的觉醒。

  所谓的森林意识在于人们是仅仅把森林看做财产,把种树当做劳动,还是把森林当做资源、把育林当做生活方式,把林业当做文化?我们必须再次选择,我们除了种树其实也别无选择。如果说早期人类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那么当今人类要想走下去,就必须种树,给自己铺设通向明天的道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一样,都是基础工程,长期工程。急功近利者不屑种树,得过且过者不想育林,头脑发热者只想砍树。通过努力,育出的树林,就像是治愈环境创伤的“创可贴”。在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三十年多年间,造起了不少面目狰狞的水泥树林,掠夺性的开采挖掘使我们的很多地方千疮百孔。种树也许是一个慢办法,但也是一个好办法,一个管长久的办法。

  育林是种树与化人的统一,种树的方式与种树的人相互作用。森林文化无论其表现形态如何,都无一例外地、或多或少地反映并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森林可能被砍伐,但形成了森林文化却会生生不息。抛开树木的美学价值,种不种树、种什么树、谁来种树、给谁种树,其后果都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精神气质与行为方式。

  人和树相联系,制度与人相互构建。也许谈得抽象了,举一个例子可能会说清,甚至会让人赞同这个观点。晚清左宗棠在收复了天山南北六分之一版图的国土后,大力经营广为植树,留下了至今仍见的“左公柳”。“十尺齐松万里山,连云攒簇乱峰间。应同笛里迎亭柳,齐唱春风度玉关。”左宗棠在新疆种下的不仅仅是柳树,还在后人心里种下了民族主权没商量的骨气与种子,影响至今。百姓的生活中,也常常把优生优育前准备戏称为“封山育林”。森林也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毁坏,但是有精神支撑,还会重新育起来。犹如战后的欧洲,二战后森林被毁,人们恢复重建工作先从育林开始。目前,城市化程度非常高的欧洲,竟然也是重要的蓄林地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合。建设健全制度,就是建设人自己。

(责任编辑:李文慧)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