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顺了哥情失嫂意  按下葫芦起了瓢 

台湾福利改革能动谁的奶酪?(记者观察)

2013年01月15日08:11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任成琦    字号:

  民进党在1月13日动员举办“火大”呛声游行,军公教队伍中的前“客委会”文教处长古梓龙特别惹眼。他说自己退休后月领近7万元(新台币,下同),比普通上班族还多。“老年人享受优渥福利,其实是剥夺了下一代的机会,不符合公平正义原则。” 

  在哪个社会,公平正义都是好东西。可以聚拢选票,可以收拾人心,更可为改革寻找道德根源。第二任内追求历史定位的马当局也勇举福利改革的大旗。但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改谁,革哪些,近期台湾社会群体之间、朝野之间,围绕福利改革展开空前的利益博弈。

  高薪——

  引来羡慕妒忌恨

  岛内最近有两则民生新闻特别受关注。一是争议多时的台湾军公教退休人员(军人、公务员及公立学校教师等)年终慰问金预算删减大半;二是攸关900多万劳工权益的劳保基金惊传破产危机引发挤兑潮,仅在去年10月份就被领走205亿元!

  台湾实行各种退休金制度,待遇千差万别。军公教人士50岁左右就可退休,退休金加上18%的存款年利率(利率差由当局补贴,俗称“十八趴”),不少人总共可领的金额高达两三千万;而劳工阶层退休晚,退休后的收入或许不到军公教的一半。此外,军公教享受的福利也五花八门,羡煞一般劳工。

  上班族也不例外,很多在民企做事的员工年终奖因经济不景气而大幅缩水,有的自嘲为“穷忙族”;相反,连年亏损的“国营事业”单位如台湾电力公司、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等,高额年终奖金照领,多达几个月的工资。

  这种苦乐不均也源于制度设计上的不平等。早年台湾经济处于高增长阶段,军公教的收入不如民间,民企动辄十几个月工资的年终奖让“国营事业”难望其项背。本着“公平正义”原则,当年台当局才为此推出“十八趴”,并调高“中油”等公营单位员工的年终奖标准。

  风水轮流转,当年显得低的待遇如今却明显过高,有“寡占利益”的公营企业福利更被人诟病。劳工等“体制外”的人则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让台当局头疼的是,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儒家社会里,分蛋糕的关注度大大提升了。那些原本拿多些的人,现在要让他少拿些,行得通么?

  反弹——

  “割肉之痛”难忍受

  当军公教退休年金议论正酣时,有一名公务员叩应(现场打电话)进岛内电视台政论节目表示,社会质疑她们福利的风气实在太过分,“当一般劳工休息时,我们还在努力。我花了5年才考上公务员,能获得现在的福利是应得的。”这段发言引发群情激愤的网友反驳。

  民调显示,大部分岛内受访民众认可删砍年金,但当事人的“割肉之痛”也表达得淋漓尽致。甚至有退休将领扬言,“敢删就造反”。“铨叙部长”张哲琛也站出来称,社会继续“丑化”军公教会让“未来文官系统发生反淘汰现象”。

  “台电”的反弹更厉害。或许受岛内民意压力,2012年底“经济部”核定“台电”2011年工作考核为乙等,公司2700名员工将被追回多预支的年终奖金,这可捅了马蜂窝。“台电”员工立马要求“经济部长”施颜祥下台,甚至威胁停电“让台湾变黑暗”。

  有评论说,军公教和公营事业员工等,已沦为改革的阻力。在利益博弈端占优带来的傲慢,更激起了普通民众的不满。

  福利——

  是政治也是选票

  台湾福利改革不仅是经济、社会和技术问题,更是不可忽视的政治议题。

  以养老金为例,长远之计是市场化运作,该涨就得涨,但这一制度在台湾却被政治绑架,最终是“缴得少,领得多”,靠寅吃卯粮支撑度日。因为执政党一般不敢轻易遵照经济规律涨保费。有时为了和在野党比“亲民”,还冒险开出透支性的支票,导致资金链越来越紧张。

  岛内不同利益群体和当局博弈的主要杠杆式是:你动我奶酪,我不投你票。原本是蓝营铁票仓的军公教近来多次反水呛马,就是明显例子。

  誓言继续推动改革的马英九表示,现在需要体制内的人“共体时艰”,岛内民众很期待,希望有些大的作为。但从年金改革在“立法院”的拉锯和角力来看,当局经常会向既得利益者妥协,欠缺改革理念的坚持。

  这也是一个悖论,如果马当局拿这些支持蓝营的既得利益者“开刀”,无疑是将刀挥向自己,若不改革,又怕丧失更多选民的支持。这正如普希金所言,无论是开明人士,还是暴君,都会牢牢守住利益死死不放。但完全不调整既得利益的格局,不动他们的蛋糕,则民怨四起,2016年蓝营想要继续“执政”就会失分。马当局进退维谷。 

分享到:

(责编:夏丽娟)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