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

书画高仿复制——弄假成真为流芳

2013年02月17日08:37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摘要:书画的高仿真复制自古有之,时至今日,复制品依然能起到延续原作生命,使“秘阁珍玩”的艺术品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作用。

《唐·兰亭序》复制品(局部)(资料图片)

今年1月,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发现了王羲之“大报帖”的唐代摹本,并称这是继1973年日本发现王羲之“妹至帖”之后,相隔40年的重大国宝级发现。生活于公元4世纪的王羲之虽然在书法史上被尊为“书圣”,但并没有真迹流传至今。今天所能看到最接近他真迹的是唐代的高仿真复制品——双钩廓填本,又称为“响搨”(亦作“响拓”)摹本。

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今石刻辨》记载说:“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搨。”其方法主要是先将融化的蜡涂于纸上,使其透明而不渗墨,再将原作向光放置,如贴在窗户上,将涂过蜡的纸(不渗墨,防止污损原作)覆盖在原作上,依照原作笔画边缘勾摹出轮廓,最后在轮廓内填墨。

这种唐摹本在宋代已被重视,米芾诗云“媪来鹅去已千年,莫怪痴儿收蜡纸”,可见当时已有人把钩摹的蜡纸本当作书法真迹收集。今天唐摹本更为稀少,被人重视的程度自然远过宋人,几乎视作与真迹同等了。

书画的高仿真复制自古有之,时至今日,复制品依然能起到延续原作生命,使“秘阁珍玩”的艺术品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作用。

分享到:

(责编:墨言、王化云)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