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島內拾零:綠島訪生靈

2011年11月09日16:02    來源:中國台灣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不管是否是個“美麗的誤會”,《綠島小夜曲》已經讓台東市東方約33公裡的海上小島綠島聲名遠播。記者日前登島,體驗了這座昔日被稱作火燒島的“生態之島”的綠色生機,探訪了這裡的各種“居民”。

  “生態游”的首站是夜間觀鹿。晚上10時許,“生態警察”宋先生帶著探照燈,帶領記者前往島嶼的東北側,這裡是梅花鹿經常出沒的地方。梅花鹿原是台灣最普遍的野生哺乳類動物,但由於棲息環境被人類破壞,以致完全絕跡。目前,台灣除人工豢養外,已無野生梅花鹿。1986年,綠島鄉公所野放了200頭梅花鹿,並設立了保護區,目前,在16平方公裡的綠島上,“野生梅花鹿”大約在200-300頭之間。

  梅花鹿喜歡在夜間活動,並且非常神經質,很會躲避人類,沒有熟悉的人帶路與指引,很難看到它們的身影。宋先生提醒我們,觀看梅花鹿的訣竅是先注意觀察叢林裡發亮的雙眼,再想辦法辨識其身形。

  “有了”,宋先生一聲提醒,記者陡然看見黑暗中一對亮晶晶的眼睛,順著探照燈照射方向,鹿的身體在叢林中隱約可見。“啊,又是一隻”,大家在興奮中報告著自己的“戰績”。在走走停停中,估計看見的鹿至少有10多隻。

  汽車順著環島公路行駛,突然,宋先生停下車連稱“好運,好運!”車燈下,一個比茶杯底蓋稍大的動物在路中央爬行。宋先生介紹說,這是生活在陸地的椰子蟹,現在已經很少見,去年他隻見到兩隻。看見這些動物,必須停車或繞道。

  綠島有一條20公裡的環島公路,雖然方便行人,但對於生活在這裡的螃蟹、蟾蜍、蜥蜴等動物構成了生存障礙,令它們無法自由地往來於海洋與陸地間。記者看見,環島公路上有專門的告示牌,提醒司機時速不能超過40公裡,車輪不要碾著這些野生動物。據說過去夏季蟹類繁殖高峰期,許多生活在陸地的蟹類為了到海邊產卵穿越馬路而被碾斃,對蟹類的繁衍造成很大威脅。為此,當地建設蟹類“生態廊道”,以水泥管涵作為廊道主體,而廊道周圍的道路兩側均設阻隔板,避免蟹類爬上路面。

  宋先生還帶我們前去觀看躲在灌木林投葉上的一種大頭竹節虫,這是被稱為“綠島珍寶”的珍稀保護動物。大頭竹節虫屬於單性繁殖,迄今沒有發現有雄性。當地明令嚴格保護。

  綠島海洋生物資源更豐富。溫暖的黑潮從赤道北流而來,環經綠島四周,為許許多多的海洋生物孕育無限的生機。珊瑚類、魚類、蝦蟹貝類等無論在種類或數量上都相當繁多,根據調查紀錄,僅魚類就有50余科、300余種,其中以珊瑚礁魚類為主。

  記者跟隨當地人下到海裡,驚喜地看見一個絢麗繽紛的海底世界:清澈的海水中魚兒在身邊穿梭,它們體態萬千,色彩奪目,大都穿著“節日盛裝”。有的背上一道黃一道藍,有的用色彩將身體輪廓描摹,有的在尾鰭上長出黃色的花朵……神話中的“龍宮”居然真實展現在眼前,令人有夢境之感。

  海底還有很多美麗的珊瑚,淡粉色、紫紅色的珊瑚隨著水流搖曳多姿,五顏六色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有一個高達12米的珊瑚,當地人稱“大香菇”,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活體團塊微孔珊瑚,以珊瑚每年生長一公分推估,“大香菇”已有1200歲了。

  記者問教練,可以捉條魚嗎?教練嚴肅地說,魚在這裡是受到保護的,不能隨便捕捉。為了保護魚類,綠島附近海域均已劃為“漁業資源保育區”。全島還有兩個全年禁捕的區域。宋先生說,浮潛觀測海底,綠島為全台最佳地點,每年慕名而來的游客30多萬,是當地常住人口的100多倍。為了保護旅游資源,本地觀光業者都注意保育綠島生靈。

  在當地觀光部門提供的小冊子上有句話:“展現綠島鄉民對生態和諧的追求之心”。當地人說,如此一來,游客可以在心靈上滿載而歸,野生生物也保有它們的生息天堂。(向建國 施春)

(責任編輯:趙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