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中國樓市這一年:博弈與向前

2011年12月15日09:09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這是北京的冬天,在城裡較高檔的CBD商務區,幾個年輕人擠坐在格子間裡,討論著佔據生活的兩大話題:買房和房價。

這是樓市的冬天,瞄向窗外,霧霾重重,看不清不遠處的樓房,更無法看清,它們每平方米的價格及樓市的走向。

唯有一點清晰:中國樓市這一年,在博弈中向前。

 

要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擴大有效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2011年和過去的幾年一樣,樓市讓人牽挂,讓人糾結。

上至中央,中至地方政府,再到地產商,以及普通百姓,無不關注著極為簡單又極為復雜的兩個字:房價。

毋庸置疑,2011年,“十二五”開局之年,定會在中國樓市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我們該怎樣梳理中國樓市這一年?

這一年,調控力度空前。 

這一年,保障房建設史無前例給力。

這一年,房價在年底終現拐點。

這一年,房產稅開始試點。

這一年,“地產藝人”和地產專家更加活躍。

……

2011年,有關中國樓市,有太多話要說。該從哪些角度切入?能否在紛繁復雜中發現大勢?

 

給力:限購與保障房

限購和保障房,連同國家決心等其他因素,共同形成一股合力,將社會對樓市的預期及樓市本身,推到“回歸合理”的方向和軌道。

1月26日,“新國八條”出世,中央確定了八大樓市調控政策。其中明確提出對擁有多套房產的購房人實行“禁購”。

早在去年4月,限購和限貸政策即已出台,以“新國四條”和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為標志,三套以上購房被暫停發放貸款。

然而,去年10月,商品房銷售量和房價反彈,到12月達到高峰。“一些人有的是錢”。在“限購”和“限貸”不見效果之時,帶有“禁購”表述的“新國八條”出台。

不止中央“開藥方”,全國40多個城市也先后出台了商品房限購措施等。中央要求,各省在年初制定本地房價調控的明確、量化目標,公之社會。達不到的要約談甚至問責。

無疑,“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具體而明確,讓新政效果有了可以預期的結果。

不止這些,保障房的給力影響了社會對樓市的預期。今年1月,住建部宣布,2011年我國將開建保障性住房1000萬套,比2010年的580萬套增長70%,其面積大體相當於2010年全年商品房的供應量,創歷年之最。

而按計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這些數字的背后,是艱巨的任務。蓋如此多的房子,需要大量的地,大量的資金,大量的設備,國家具備這些嗎?

事實証明,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進展不錯。11月10日,住建部稱,截至10月底,今年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已超過1000萬套,實現了年初計劃的目標任務。這為“十二五”期間的計劃開了個好頭。

轉折:房價與房產稅

進入11月,房價拐點出現,趨向下行。而從今年開始,房產稅一詞,似乎很陡然地,日漸逼近我們的生活。

一場看不見的博弈在暗地裡進行。剛需者終有剛需,開發商則需要盡快回籠資金。前者憋著等待“抄底的最佳時機”,后者苦撐不願意讓利。這個僵局的打破,需要有一方“hold”不住。

限購和保障房的合力,終於讓高企的房價逐步低頭。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下降0.14%,今年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降。

11月,“拐點”出現。北京等地,部分遠離市中心的樓盤開始大幅降價。一些城市出現“退房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國房景氣指數創下28個月新低,僅為99.87,接近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時候的99.68的數值。

持續的調控,還使中國土地市場明顯降溫。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130個主要熱點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為1.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5200億元,下降近三成。

房產稅,這一樓市“達摩克利斯之劍”,自今年開始,日益走近民眾生活。年初,與“新國八條”僅隔一天,房產稅開始在上海、重慶兩地試點。盡管從征稅范圍到稅率來看,均“不足夠有殺傷力”,但其試點本身即是一種帶有威懾力的信號。

日前,中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稱,年底將會對重慶、上海兩地的房產稅試點情況進行總結,屆時會出台下一步擴大試點的方案,而擴大試點城市名單尚未確定。

有分析認為,未來房地產調控大方向,將是以房產稅等經濟手段來逐步替換“限購令”等行政手段。

 

(責編: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