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人民網>>海外網>>娛樂>>星光倩影

趙又廷登《風尚志》:你就是你自己心中的神(圖)  

來源:新華網  2012年07月13日15:21

趙又廷登《風尚志》:你就是你自己心中的神(圖)

電視劇版本的《痞子英雄》為年僅25歲的趙又廷贏得了金鐘獎的殊榮,但卻無法滿足廣大粉絲的胃口,更無法滿足經紀公司的“野心”。於是電影版《痞子英雄》橫空出世,趙又廷再次扮起了正義感超負荷的警察“吳英雄”,承載起眾人的厚望,在電影中再次殺出一條“英雄之路”。

演藝圈不乏“子承父業”的成功典型,似乎在公眾眼中,演藝圈仿佛真的是一個“圈”,但凡有一個厲害的老子,老子又倍兒有面子,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集體來幫忙,那個“天之驕子”便被保護著、被抬舉著,順理成章地成為矚目的焦點,繼而人生圓滿功績輝煌。但你要知道,任何一個圈都有其既定的規則,任何一個隻靠搞關系就想揚名立萬的人,走不遠。深陷此圈的趙又廷,異常明白這個道理,他花了很多時間去為自己擺脫這個“光環”,想要証明自己不是這個“圈”的犧牲品,不是被捏造出來的偶像。這並不是因為他想要的太多,而是從始至終他都保持著“一無所求”的心態。

和趙又廷的採訪對白像極了哲學討論,卻並不那麼形而上。他的內心充實而強大,人生觀價值觀出乎意料地“完整”﹔他厭棄所謂理論的高度,理性和現實到你所不可想象的地步。隻有走進了他的世界,你才會明白,他不簡單,且不單是在一路璀璨的過去,更在無限可能的未來。

原本他只是個“偶像”——在你不了解他之前﹔但當你試圖揭開這“偶像”的面具時,卻發現有些偶像是天生的——你無法捏造他,更無法摧毀他。因為他不是一尊隻供人觀賞膜拜的“像”,他說他是自己心中的神。

其實我一直都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動作明星或偶像派,我真的是想認認真真的當個實力派演員。

做偶像派的話,你要背負很多東西,你要顧及很多事情,你要保持形象,你永遠都要帥、要好。但我不希望喜歡我的人對我是這樣的認知。我希望FANS知道我有哪些很怪的地方和缺點,希望他們真正了解我這個人。

其實真的覺得很累了,我現在這麼說好像有點不負責任。我是個不太急的人,喜歡慢慢來,但是一部一部這樣接下來,確實有點倦怠,就覺得在一直給一直給。我時常在想,如果人內心很空了的話,那我還能給什麼?但是一個一個好的機會來,就很難狠下心來真正休息。這是一個矛盾點,也仿佛是天平座的特質所在。我隻希望我都盡力做得更好。所以也需要不斷為自己充電。

我是一個演員,而非藝人。

我經常會因為工作需要而出席一些活動,這些都是演戲之外的事,但是又必須去做。有時就感到很討厭。其實我(活動)真的已經做的非常少了。我會要求他們在我拍戲期間就不要吵我。我沒那麼聰明,不能兼顧那麼多事情,現在就隻能一心一意拍戲。

英雄是一個公眾人物,必須要有犧牲,才能叫做英雄。

我是標准的宅男,沒事不出門,最多是運動、健身、看電影或打電動,幾乎都在房間裡面。有人說我長了一張宅男的臉。

相由心生,我覺得我的臉一直在變,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主觀這樣想,但是真的會受角色的影響。像“吳英雄”那段時間仿佛就真的很“警察”的感覺,而拍《艋舺》的時候就變得很憂郁、孤僻。

有人說演員的心老得比一般人快,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經受別人很難經歷的感受。這也是我們幸運的地方。

我從小就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不知道想干嘛。開心就好。長大了也沒有。現在因為已經在做這件事情了,那就把它做的好。但如果要我在愛情、家庭、事業裡選擇,其實我隨時都可以拋開這個事業。

人們總是會問:你覺得自己成功嗎?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我的答案是:不會成功的,尤其是演戲這一塊。你越演會越發現有更多的無限可能性。成功可能只是針對某一個點來說。我有沒有盡全力?有沒有達到這個角色所要呈現的東西?有沒有對它負責任?如果我有,那就算成功。

我是先天性悲觀主義,后天改成樂天。

我沒有末世情結,來就來吧,不來就不來,還好吧。如果確定真的要來,那誰還要工作,我要趕快去好多想要去的地方,真的要去看一下。

我們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我覺得如果每天晚上想這個問題,就會睡不著覺。其實我覺得活著沒什麼意義,人總是會把自己想的太有優越感。何必要找一個所謂的意義讓自己活得太累?你活著開心就好,為什麼不能把自己保持在一個開心的狀態,保持善良、體貼、能夠幫助別人,不就很好?

我覺得我很快樂。

我是一個很知道自己要建立一個家庭的人,我很需要這個。那是人一生中必需要做的事情。你隻有建立了圓滿的家庭,有小孩,你才會完整。

我的愛情觀比較偏向於平淡,我覺得幸福和快樂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喜歡驚喜,不喜歡轟轟烈烈,我喜歡簡簡單單。

我喜歡寫東西,寫那種抽象的、很玄的、很飄的散文,無前無后的,就中間的一段,可能比較意識流。它是我思考的一個過程。

最近一段時間的檔期排得好滿,一個電影接著一個電影,如果給我一個假期真的可以什麼都不做,我一定先到一個熱帶的地方好好的晒晒太陽,在海邊靜靜待著,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

我是基督教徒。但在拍凱歌導演的戲時他說,教表演最好的一本書是《金剛經》。裡面有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覺得還蠻重要的。不隻在表演中,對於整個人生都是一個蠻重要的東西。何必強求呢。

有時候我們會想自己可以做點什麼,或者我有能力選擇不去做什麼。有時候我們會想要有神靈的庇佑,助我們一臂之力。但其實到頭來你會知道,除了自己內心的安定和強大,除了自身的加倍努力,那些外部的東西遠遠不能真正幫助你。因為隻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神,別無他法。

編者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教術語,出自《金剛經》。又稱無住心、非心。與般若心經中“空即是色”義同。意即不論處於何境,此心皆能無所執著,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執著,猶如生根不動,則無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論於何處,心都不可存有絲毫執著,才能隨時任運自在,而如實體悟真理。

(責任編輯:房思彤)